養兵就是軍政,包含軍校選授考課及訓練,兵卒徵調,驛傳,廄牧,軍械,符勘,兵籍,武學等事。
如此一改,大司馬掌兵事之權就被白紙黑字地分割掉了,從全部漢軍的主將變成了漢軍的管家膳夫。
掌兵之權實際一分為三了。
天子掌調兵發兵,校尉掌統兵,大司馬掌養兵:遇到征伐戰事,天子再將調兵之權拆分給各號將軍。
張安世身為大司馬大將軍,前一刻還在保“丞相”,下一刻卻發現自己的“大司馬”一職也被降了品秩?
“御史大夫仍然掌百官監察及考核,品秩也與九卿一致!”
“從今日開始,三公九卿就改成九卿二府了,諸位愛卿沒有意見吧?”
劉賀緩緩地向滿殿的朝臣問出了這最後一句話,但是視線卻在張安世和蔡義的身上來回地移動著。
別的大臣沒有理由反對的,現在就看他們二人的態度了。
站起來的張安世不敢有異議,坐著的韋玄成更是沒有理由反對。
剛才,天子給他們封侯的時候,他們沒有拒絕;而如今要奪他們的官了,他們又怎可能反對呢?
張安世和韋賢都不是霍光,不敢在大朝議上直接抗命。
他們二人的這三公當得也太不划算了一些,從九卿到三公,不足三個月,就又從三公降回到了九卿。
雖然不敢提出異議,而張安世和韋玄成都有一些“色難”。
天子雖說是在推行新制,但終究是罷了他們的官,他們在面子上又怎可能拉下來呢?
二人不愧是見過了大風大雨的人,而且本身也不是很痴迷於權勢,那半分的不悅很快就從臉上收回到了心中。
劉賀觀察到了他們那稍縱即逝的不悅,卻並沒有出言勸勉,反而還刻意地問了一句:“張卿和韋卿,不會有怨懟之情吧?”
“陛下高瞻遠矚,微臣不敢有怨懟之情,我等領旨。”張安世和韋玄成連忙坦然地說道。
“好,二位愛卿深明大義,不愧是朝堂柱石,朕甚是欣慰。”劉賀似笑不笑地誇讚道。
這才是一個開始,希望你們今日在前殿上,能始終如一地保持這份恭敬和沉穩。
“昔日,孝武皇帝建立中朝時,本意是想讓中朝決策而外朝施政……”
“但霍氏以中朝官籠絡人心,外朝官獲得加官者數不勝數,中朝外朝早已經混為一談。”
“霍氏也是藉此才得以擅權,為避免再有權臣擅權,一人獨掌中朝和外朝,朕決定推行第二項新政……”
“從今日起,外朝官不得擔任中朝官,中朝官亦不得擔任外朝官……”
“現有的所有中朝官全部罷免,朕全部都要重新任免……”
然而,這第二項新政還不止於此,天子而後的話更是讓百官公卿“嗡”地一聲熱鬧了起來。
前殿之中,一片譁然,這哪裡還是變法,簡直是變天了!
這裡備註一下,文中的世家大族是廣義上的,此時其實還沒有形成門閥士族那種明確的階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