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門閥士族出現之前,劉賀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將寒門庶族扶持起來,儘可能地打壓世家大族和外戚宗親。
……
“啪嗒”一聲,樊克手中的筆不知為何掉在了地上,他慌忙彎腰去撿,這聲音也將劉賀的思緒拉回了前殿。
回過神來的劉賀這才發現,在自己胡思亂想的這段時間裡,朝臣們全部被望向了自己,都有些緊張地等著他的下一句話。
劉賀輕咳了一聲,而後在玉階上左右來回踱了幾步,讓前殿壓抑緊張的氣氛稍稍和緩之後,他才終於是開口了。
“丞相乃百官之首,但孝武皇帝以來,丞相一職常常有職無事,朝政皆出於尚書署。”
“九卿及列卿雖說是由丞相管轄,實則卻是由尚書署管轄,所以已無存在的必要了。”
“所以第一項新政,就是罷丞相!”
劉賀緩緩地說完了這幾句話,當最後一句話在前殿響起的時候,那合抱粗的棟樑似乎都震顫了一下。
百官公卿臉上的表情由急到疑,又由疑到驚,再從驚到懼。
丞相啊,這可是百官之首,是何等尊崇,居然就被天子這輕飄飄的一句話裁撤了?
孝武皇帝之後,丞相的權責越來越小,那丞相府一日比一日破敗,常常是“狐兔翔我宇”的淒涼畫面。
可是這一二百年來,丞相始終是朝臣的終極理想啊。
天子毫無準備地說要裁撤,百官公卿又怎可能波瀾不驚地接受呢?
不少人又想起了蔡義,此人難不成就是最後一任丞相?難不成是最後一個憑藉擔任丞相而封侯的人?
那運氣簡直是太好了。
百官公卿也漸漸地回過味來了,剛才天子讓蔡義告老的時候,就已經想好要裁撤丞相了。
而此時,最為尷尬和不知所措的自然就是張安世和韋玄成了。
他們一個是大司馬大將軍,一個是御史大夫,和丞相同為三公,天子一句話,就裁撤了丞相,那大司馬和御史大夫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陛、陛下,丞相雖常常虛置,但是數百年來都是百官之首,沒有丞相總領百官,恐怕百官人心浮動……”張安世嘗試著進諫了一句。
“沒有了丞相,朕就來總領百官吧,百官會人心浮動嗎?”劉賀輕飄飄地說道。
“這……”張安世被這句話給問住了,半張著嘴不知道如何往下接著說。
他很想要再繼續進諫,卻又不知道從何“諫”起,由天子總領百官,說到底沒有什麼毛病,但似乎又不符合成制。
可是天子既然要變法行新政,那本來就是要改變成制,又怎麼可能沿用成制呢?
當張安世還想著與天子在丞相之事上週旋一番時,天子早已經暗度陳倉,將手中的刀悄無聲息地砍向了他。
“另外,既然罷免了丞相,那大司馬和御史大夫也不宜再高於九卿,從今日起……”
“大司馬府和御史大夫府位同九卿,大司馬和御史大夫的品秩從萬石降至真兩千石。”
“以後大司馬只管養兵,不問用兵,若有徵伐用兵之事,由朕從各將軍中選人領兵出征。”
大司馬是由太尉演變而來的,號稱掌天下兵事,權責可大可小,對皇權絕對是一種威脅。
兵事分為養兵、統兵和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