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外朝的九卿及列卿之位多有空缺,沒有主事的長吏,衙署處事多有不便……”
“微臣以為,當務之急就是拔擢合適的官員填補空缺,唯有如此才能讓朝堂運轉不滯。”
“這是微臣和丙公等人在尚書署商議之後,擬的一個名單,謹呈陛下定奪。”
在大漢,丞相有權直接任命六百石以下的官吏而不需要天子同意。
至於六百石以上的官員,丞相亦可直接向天子提名舉薦。
張安世不是丞相,但大司馬大將軍和領尚書事幹的就是丞相的活,今日提出這個名單也是情理之中。
再加上剛才的那些“國情”,劉賀釋然了——釋然不代表接受。
朝堂空出了許多官職不假,張安世推薦的這些人也有不少算得上是德才兼備。
但是,劉賀不接受這樣的舉薦步驟,或者說他今日就要改變這種相權制約君權的結構。
變法行新政就從大漢的權力中心開始吧。
霍光不在了,原來那些為了制衡霍光而臨時將就出來的制度,要大刀闊斧地改革。
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不斷地加權君權,削弱相權:既然是帝國,當然應該由天子一人掌權。
大漢帝國,不允許那麼牛逼的朝臣存在。
霍光屍骨未寒,是張安世們最敬畏天子的時候,要趁著這股氣勢,乘勝追擊。
劉賀早已經做好了準備,但是今日這小朝議場面太小了,施展不開,還要再等幾日,等到幾日之後的大朝議。
那時候,群臣畢至,劉賀可以在眾目睽睽之下,對張安世們來一個釜底抽薪,畢其功於一役,讓他們退無可退。
……
對著那張名單想了許久之後,劉賀終於點了點頭說道:“張卿心思縝密,有你總揆朝政,朕非常欣慰。”
“此乃微臣職責所在,不敢不盡責。”張安世連忙說道。
“此事張卿想到朕的前頭去了,此事朕還沒有來得及想,多虧張卿未雨綢繆,否則朕就要耽誤朝政了。”
劉賀說得平和而又灑脫,沒有流露任何的責備和不滿的意思。
接著,他又對張安世的“盡責”發表了一番來自內心的讚揚,引來在場的其餘人也是默默點頭,表示贊同。
“陛下謬讚了,這是微臣的分內之事,不敢不盡心。”張安世再次自謙道。
“張卿,這名單丙卿、蔡卿和韋卿都看過了嗎?”劉賀問道。
這三人再加上張安世自己,是尚書署的四位領尚書事:朝堂上的事情應該由他們商議之後共同奏報天子。
“今日是今年的第一次小朝議,微臣還沒有來得及與諸公商議。”丙吉其實早已經知道此事了,但是張安世撒了一個無傷大雅的謊,
“既然如此,今日散朝之後,你先與三位愛卿議一議,三日之後再在大朝議上奏即可。”劉賀不動聲色地回答道。
“蔡公一直臥床,恐怕幾日之後仍然是不能任事……”
“蔡卿病得這麼重麼?”劉賀有些驚訝地問道。
“蔡公雖然年邁,但原本身體還算矍鑠,無奈這幾個月來被嚇得不輕……”
“年前又在大朝議上痛哭了一場,正月裡又受凍染了風寒,恐怕還要再養上一段時間才能痊癒。”
張安世把話說得非常委婉,一個七十歲的老人,病到了這個份上,可不是養幾日就能夠恢復的。
連同天子在內,溫室殿裡的眾人臉上都有一些慼慼然,他們知道這朝堂上又要少一個老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