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把整個帝國拿過來,劉賀沒有信心完全治理好。
北方的匈奴烏桓怎麼處理,關東的豪強如何打壓,黃河氾濫怎樣整修,五銖錢一年該鑄多少……
這些事情只有霍光能夠完全掌握。
他用的肯定是老法子,但是至少不會出亂子。
有霍光擋在前面,劉賀就可以躲在後面,慢慢地給大漢帝國打好基礎。
跑得太快,走得太急,搞不好是會扯到自己的蛋。
就像那個尚未出生的位面之子王莽,不就是因為行了過於大膽的改革,最後落下了一個“壯志未酬”的局面嗎?
有霍光把握住大方向,對劉賀來說,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只要霍光沒有阻礙到自己的改革步伐,那麼就可以讓他繼續輔政。
一些辛苦人、得罪人的事情,全都可以讓霍光代為處理。
“昨日,大將軍已經與朕談過了,願意給朕分理一些朝政,朕打算先將分到手上的政事做好,與仲父共行一道。”
“邊累積經驗,邊樹立威信,待仲父自行還政,又或者等霍黨行不軌之事,到那時……”
到那時,就可以振臂一呼了。
王式注意到,天子不知不覺又將對霍光的稱呼改為了仲父。
“陛下當真要這麼做?不怕霍光突然就行不軌之事?”王式笑著問道。
“朕當然怕,但是朕更怕大漢因為朕的異想天開而分崩離析,更怕百姓因為朕的胡作非為而受困受難。”劉賀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王式聽完肅然起敬,天子能有這番氣魄,已經遠勝孝武皇帝了。
“那陛下只管去做就好了。”
“朕從仲父的手上將三件事情拿了過來。一是興辦太學和郡國學,二是調關東豪強填充平陵,三是興辦工坊,推行朕在昌邑國琢磨出來的工農鹽鐵之秘法。”
“朕想讓王傅來操持著第一件事情,王傅可願意助朕一臂之力?”
王式是大儒,輩分又高,讓他來操持此事,最合適不夠,想必那些儒生也不敢作亂。
“陛下就不怕老夫將大漢的儒生,都教成腐儒了嗎?”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只要王傅能按照朕的方略來做,教出來的儒生定然不是腐儒,而是經世致用的真儒。”
王式一時啞然,陛下這番話有些託大,王式本想勸導一番,但是他摸了摸懷中那捲竹簡,也就釋然了。
天子對儒經的理解,超過了他們這些尋常之人,那這番話也就不顯得那麼孟浪了。
“陛下真的信任老夫?”
“當然信任,絕無謊言。”
“那老夫這副骸骨就埋在那太學之中了!”王式豪邁地笑道。
“如此甚好!”劉賀拍案擊節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