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賀在黑暗中滿意地點了點頭,在《長安月報》上登載這首短歌,又何止是為了讓長安百姓多一份談資呢?
此舉有大的深意,只不過李章和戴宗他們一時還不能看穿罷了。
原因很簡單,這首短歌與劉賀有著莫大的干係。
前任協律都尉李延年,因幼弟李季以奸亂後宮而被族滅。
但是,他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李廣利的弟弟。
當時,李廣利率軍在外攻打大宛未歸,因此暫時其家暫時得以倖免。但是隨後李廣利因戰敗投降匈奴也被族滅。
因此,李家也就成了大漢歷史上,少有的被族滅了兩次的家族。
而李廣利、李延年、李季都是李夫人的兄弟。這李夫人正是劉賀那未曾見過面的奶奶。
這李廣利和李延年都是劉賀的舅公,說到底,他們兩個人才是當今天子的外戚——只可惜已經身死族滅了。
不過,人雖然死了,不意味著不能發揮作用。
李延年的這首《北方有佳人》中所稱讚的那個佳人,自然也不是別人,正是李氏兄弟的姐姐——孝武皇帝最為寵愛的孝武皇后李夫人。
昔日,李夫人病逝之後,漢武帝思念不已。
一日,武帝夢到李夫人後,非常想與李夫人再見一面。
為了實現這個願望,對巫蠱之事頗為忌憚的孝武皇帝,竟然找方士設壇作法,為李夫人招魂。
當夜,孝武皇帝在帳帷裡看到燭影搖晃,隱約見李夫人的身影翩然而至,片刻後卻又徐徐離去。
最後,竟然有一些悽然地寫下了這樣幾句話:“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
能讓剛毅多疑的孝武皇帝發出如此的感慨,可見思念之深。
廢太子據謀反衛皇后被廢之後,孝武帝再也沒有立過皇后。
但是李夫人卻是以皇后之儀葬在茂陵的,更能見到孝武皇帝對李夫人的深情。
孝武皇帝大行之後,霍光按照其留下的遺詔,在宗廟中以李夫人配享祭祀,並追加尊號為孝武皇后。
由此算來,昌邑王劉髆也算嫡子,昌邑王劉賀即使不入嗣孝昭皇帝,也是嫡出。
如今,劉賀要在《長安月報》上登載這首短歌,不只為了讓世人想起李夫人的美貌,也不只是為了讓世人想起孝武皇帝和李夫人的情真意切,更是為了讓世人想起“李夫人是孝武皇帝”這件事情。
這裡面有太多的文章可以做了。
說不定哪一天,來一次大漢的“大禮議”也未可知。
這可不只是為了表現自己的孝心,更可以進一步地確定自己的合法性。
先埋下一顆釘子,總能有用處的。
往下,劉賀又定下了《長安月報》要登載的其他文章。
【鄉野趣事】講述昌邑國今年發現蛟龍,下杜捕獲千年大蔡的祥瑞之事。
【三輔風物】則要詳述一種名為“湯圓”的甜食的做法,更要從人倫的角度給湯圓增加了團圓的含義。
【郡國之事】要談昌邑國人傑地靈,用天子所作的新農具耕種之後,所收糧食比去年多了三成以上。
【西域抄略】則對蘇武和傅介子出使西域的事情進行了讚頌。
……
這一個個文題都代表著一片片記事文,也更代表著大漢正在發生的一件件大事。
看起來,這《長安月報》暫時只是長安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但是久而久之,可能就會成為影響人心的一件利器。
半個時辰的時間,劉賀就將下個月要登載在《長安月報》上的記事文定了下來。
而此時,已經快要到亥時了。
天色比最初來到丹墀上時,還要更暗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