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子和大將軍之間,他們這些處在夾縫裡的屬官,又能怎麼辦呢?
陳留壽又向丙吉行了一個禮之後,連忙就去敲兩邊廂房的薄木門。
一時間,整個尚書署出現了一種少有的熱鬧的場面。
大約過了半刻鐘,尚書、書佐和役卒就從前到後,全部規規矩矩地站在了正堂的簷下。
沒有了這霍光,這尚書署似乎一下子也少了許多威嚴和神秘。
站在正堂門前的丙吉,將視線在眾人臉上掃了一遍,然後才從懷中拿出了一張宣紙。
“陛下有旨,領尚書事霍光殫精竭慮,身染風寒,朕特賜告三月,然章奏不可不整理,朝政不可不處置,即日起,由少府丙吉暫代霍光領尚書事,協天子處理所有章奏。”
詔書甫一念完,屬官吏員們立刻交頭接耳,一時間院中是議論紛紛。
陳留壽更是大感不妙,一時間居然忘記起來接詔了。
看到陳留壽等人海在猶豫,丙吉繼續問道:“陳使君不接詔嗎?”
“這、這大將軍可曾首肯此事?”
“大膽!”丙吉抬高聲音怒斥道。
陳留壽等人連忙把頭壓得更低了一些,彎曲得像蝦一樣的脊背似乎還有一些顫抖。
“難道伱剛才沒有聽清這是縣官的詔令嗎?”
“居然還問大將軍可曾首肯此事?”
“大將軍雖然是輔政大臣,但是說到底仍然是大漢的臣子,怎可能阻攔縣官的旨意?”
“你的這句話,是想把大將軍陷於不仁不義之地?”
“還是想要挑唆大將軍和縣官的君臣關係嗎?”
這頂大帽子扣下來,陳留壽和一眾屬官吏員哪裡還敢有多餘的話。
只能乖乖地接下了這道詔令。
丙公說得對,這是天子和大將軍的矛盾,他們這些小人物又何必去插手呢?
在核驗過詔令上的字跡和印章,確定一切無誤之後,丙吉就堂而皇之地入主尚書署了。
這大漢的權利樞紐,被天子收入囊中了。
尚書署中,丙吉坐在了霍光常坐的位置上。
從昨日開始,霍光就再也沒有來過尚書署。
但是到此時,署裡倒也還沒有積累起太多的章奏。
丙吉雖然已經控制住了尚書署,但是他能擺正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絕不能像霍光那樣自決朝政。
他要做的是把各種重要的章奏集中起來,然後分類送到溫室殿去,讓天子定奪。
而這才是尚書署本來應該履行的職責。
至於那些不是那麼重要的章奏,要麼有成制可以效仿,要麼不緊急,都可以先等一等。
丙吉從溫室殿裡出來的時候,天子給他定下了幾條標準,作為處理章奏的原則。
重要又緊急的,立刻送往溫室殿。
重要不緊急的,可以先登記造冊,擇日送入溫室殿。
不重要卻緊急的,由丙吉帶領尚書署的屬官自行決定。
不重要且不緊急的,先壓在尚書署裡,暫不處理。
簡單的四句話,就將千頭萬緒的政事理出了一個大概的頭緒。
丙吉對此非常認同,更覺得這種將事情分出輕重緩急的方法頗為新穎,打算在少府當中也如此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