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權?眼看著就贏了,文命卻主動棄權,這波操作屬實是驚呆了許多人。
甚至有人憋著一口氣,幾乎就要喊出聲來!
你不要給我啊,直接棄權太浪費了吧!
“棄權?你想清楚了?這可不能反悔!”
妘載皺著眉頭,對文命進行警告。
雖然大家都覺得應該讓有治水大功的人來繼承新王,但是文命的短板也很明顯,那就是在治理民生方面有待加強。
不過在部分首領的心中,文命的地位還是穩固的。
只是沒想到孟塗會在這個時候突然殺出來,選票上的黑馬,憑藉著自己的功績能和民眾平分秋色,連妘載也不得不承認,孟塗做的很好,這些年偶爾會去孟塗治理的那片土地察看,政績確實是出色,心中也有想過把他立為三王的提名者。
只是沒想到此時居然會有這麼多人支援孟塗罷了。
幾乎整個滄海地區的首領都支援他,連北部草原和山戎的首領們也投出贊成票,甚至是中原人和部分的百越人,聽到了孟塗的功績,在進行橫向對比之後,也選擇了他。
妘載心中琢磨開了。
文命治水的成功,如今只有東部地區,相比於原定的歷史軌跡來說,成就弱化了七成....如今和孟塗打成平手倒也不意外,只是異世的那位神靈也投票給文命,恐怕也是看中文命治水的功績。
但現在,文命棄權,那麼新王就註定是孟塗了。
孟塗,山海經中所謂夏王啟之老臣也,是主管巴地訴訟的賢者,世人稱其為神靈。
如今在洪州經歷大量的思想與學習,又擁有實踐來的脫貧致富的功績,終於成為新時代的拐點。
臣非臣,王非王,選賢任能。
帝放勳也很驚訝,孟塗的出現,並不在他心中的幾個人選,但他覺得,這樣也更能夠體現民眾的意志,使得禪讓更為合理。
孟塗是無法作假的,他的功績都是靠著他日曬雨淋的雙手雙腳,一點一點幹出來的,他從遙遠的南方巴山去洪州學習,又從洪州來到北方的滄海畔,他在這裡不認識任何人,卻能做到如此大的善政,這是抹除不了也掩蓋不了的。
帝放勳看向文命:“你當真要棄權?說一說為何棄權?”
文命嘆息:“我在政事與治理民生上本領以及結果上,所得到的,與所成就,,都遠不如孟塗的功績。”
“我之所以得到大量的支援,只是因為我治理了大河下游和東夷地區的水患罷了,我能興修水利,開墾溝渠,披山通澤,能與民眾同甘苦,但卻不知道如何讓他們共富貴。”
“而我治理水患,也僅僅是因為中原派遣我過去而已,我本就是司空,治理水患是我的工作,這怎麼能叫做功績呢,我只是完成了我的工作而已。”
“請允許我退出王位的候選,或許下一屆的三王輪換時,我會回來,但這一次,我認為我還不夠資格,成為諸夏的王者。”
“三王者,肩負諸夏之興衰,責任重大。”
文命的這番發言震驚了不少人,而妘載看著這一幕,腦子裡卻頓時蹦出一些畫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