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我金城郡,真的是蓬蓽生輝,四位光臨允吾城,可是來投軍的?”
李牧朗聲笑道。
“我乃益州巴西宕渠人王平,字子均。今年十七,仰慕護羌校尉李大人威名,特來投軍!”
剛才說話的少年回道。
“我乃義陽郡人傅僉,字勇烈,今年十六,仰慕護羌校尉李大人的威名,特來投軍!”
接著,那個身長八尺、樣貌英俊的少年朗聲說道。
“我乃荊州襄陽人羅憲,字令則,今年十六,仰慕護羌校尉李大人的威名,特來投軍!”
再接著,一個儒雅而不失威嚴的少年說道。
“我乃義陽郡人傅肜,字靖忠,今年十七,仰慕護羌校尉李大人的威名,特來投軍!”
最後,一個樣貌威嚴的少年說道。
聽了四位少年的話,李牧心下驚喜不已,心道:
王平,字子均。可媲美魏延的蜀漢名將。
傅僉,字勇烈。文武雙全,蜀漢後期名將,陽平關一戰,寧死不屈。
羅憲,字令則。蜀漢亡國時期的名將,在永安大敗吳國步協,阻擋了東吳名將陸抗西進兵峰。
傅肜,字靖忠。勇武過人,在劉備東征吳國時,猇亭戰敗,斷後寧死不降,大罵‘吳狗,怎麼會有投降的漢將軍?’。
這四人和馮習、張南一樣,皆是忠義之士,可塑之才,假以時日,也是能獨當一面的大將。
“李牧能得六位英雄相助,如虎添翼,何愁大業不成啊!”
李牧看著馮習、王平、傅僉六人,朗聲笑道。
“我等誓死追隨主公!”
王平、馮習六人心下大喜,單膝及地,朗聲說道。
“傅僉暫且留在我身邊,任親衛統領。羅憲、傅肜歸到部都尉趙雲帳下,王平歸到典韋帳下,你三人暫任屯長一職。”
李牧心下大喜,將六人逐一扶起,正色道。
王平、傅僉四人,連忙拜謝李牧。
“令則、靖忠,你二人暫歸我帳下,我相信主公的眼光,他日,你二人定有出人頭地的時候。切莫讓我和主公失望!”
趙雲朗聲道。
“羅憲、傅肜定不會讓主公和趙都尉失望!”
羅憲、傅肜朝著李牧和趙雲,深深一拜,朗聲說道。
李牧留在募兵處,直到同趙雲、王平一行人用過午飯,才和傅僉離開。
李牧和傅僉邊走邊交流武藝、探討兵法,一番瞭解過後,傅僉還真是個,文武雙全的將才!
李牧見日頭正大,便和傅僉坐在街邊的茶攤上,喝茶聊天。
只見,李牧隔壁的矮桌旁,坐著兩個約莫十七八的儒雅文士,一個身著青色長衫,一個身著白色長衫。
“伯苗兄,你我二人在隴西郡相識,這一路從隴西郡到金城郡,所見所聞也是不少,不知伯苗兄對這天下,有什麼看法?”
那白衣文士押了一口茶,問道。
“想必,德昂兄早已瞭然於胸,這天下怕是不太平了。金城郡太守真乃人中龍鳳!誰曾想,金城郡不可一世的四大家族,一夜之間化為烏有。此人殺伐果斷,廣施仁政,其志高不可言!”
青衣文士沉吟道。
“此人胸懷甲兵,腹藏良謀,心繫百姓,百姓安能不感恩戴德?若天下有變,安天下者怕是此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