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面色怪異,齊齊看向嚴成錦。
嚴成錦也不在意,道:“國子監生是從各地挑選的棟樑,如今棟樑變多,足以道明人才濟濟。”
貢生被推舉前,經過了重重考試,入國子監前,又經過一次禮部的考試。
還有少部分不在貢生之列,卻被官員寫推薦信,薦給國子監祭酒,諸如湛若水。
所以,貢生大多是有學識的人才。
毛紀氣急敗壞,這傢伙竟在說風涼話,“敢問嚴大人要如何安置啊?”
原本官員致仕後,在京城並無黃冊,要返回原籍。
現在致仕的官員多遷來京城,如前戶部尚書周經,子弟蒙受恩蔭,進入京城國子監。
嚴成錦仔細想了想,道:“有法子安置,在京城再建一座國子監,此為其一,取締蔭例,保留貢例,今後皆需考核,此為其二。”
毛紀老臉微微一顫,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
李東陽幾人面色各異。
此子要誤人子弟啊,取消恩蔭,那些紈絝子弟的性子,還能進入國子監?
毛紀想揍死嚴成錦,“嚴大人,我等上疏是請乞取締貢例,不是蔭例。”
削減或裁撤貢例,他尚且敢。
但裁撤蔭例,別說是他,就連太上皇恐怕也要掂量一下。
嚴成錦道:“貢例大多是人才,蔭例幾乎是紈絝,考不上科舉,毛大人是想浪費朝廷的大米?”
毛紀:“……”
朱厚照走進來,得意洋洋道:“老高說得對,百官子弟都是像李兆番那樣的傻子。”
李東陽:“……”
蔣冕:“新皇怎麼罵人!”
他二兒子也曾是貢生啊。
“被老高忽悠得團團轉,不是傻子是什麼?”朱厚照混不在意。
“……”嚴成錦。
蔣冕幾人用異樣的眼神看著朱厚照:你又有什麼不同?
知道諸位師傅不服,朱厚照繼續道:“恩蔭有人幾人能中第?唸完國子監,最後卻成了宮中錦衣衛百戶,老高,不如把國子監中的恩蔭剔除?”
嚴成錦開口道:“臣倒是沒想到這個辦法,新皇聖明。”
“彼此,你也很清廉。”
太上皇弘治:“……”
諸公:“……”
取締恩蔭就鬧得夠大了,新皇還要勸退國子監中的廕生,這是逼百官集體規諫奉天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