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本官猜的不錯,你我都是與嚴大人為伍?”
陸完怔了片刻,嚴成錦在朝中官職雖然當得大。
但是他改了許多舊制,不說等士紳的子弟當了大官。
聖意難測,即便有一天失寵,他都要落得像商鞅的下場,商鞅可是被車裂了啊。
故而,朝中沒有官員想跟嚴成錦沾上關係。
陸完道:“不知張大人言外之意?”
“新皇立誓,要將功績比太上皇翻一倍,
如今十二月歲末,各科衙門皆在處置歲末的部務,本官聽到風聲,六部要請乞清丈屯田和屯糧。”
“是因新皇而起?”
“確切地說,是因嚴大人而起,太上皇和諸公會不知是嚴大人與新皇商量出來的?
嚴大人整飭的舉措頗多,這些都算是新皇的佈政。
尤其是先前推行天下的裡甲制。
如今歲末了,諸公定會以屯田來查實,是善政還是弊政。”
“下官明白了。”陸完醒悟過來。
早朝,到了歲末請乞的時候。
太上皇弘治看了看朱厚照,又看了看嚴成錦,才開口說道:“六部請乞清丈屯田和屯糧,新皇和嚴卿家以為如何啊?”
新皇和嚴成錦不是說政績要比朕當年翻一翻嗎?
如今過去一年了,若沒有絲毫變化,就應證新政的舉措無絲毫效用。
看寡人如何收拾你二人。
百官的目光落在朱厚照和嚴成錦身上。
朱厚照回過頭,心裡也沒底,不知天下的屯田和屯糧是漲了還是跌了。
“老高,咱們查不查?”
都察院的御史衙門能收到地方各處的疏奏。
對於地方的瞭解,老高在他之上,若老高說不查,那就說明時機未到,不能讓父皇查。
“臣也想趁歲末,清丈屯田和屯糧。”嚴成錦說道。
百官露出疑惑之色。
這時,都察院身後一官員站出來躬身道:“臣想請準,巡撫江南。”
清查時,朝廷會派遣官員到各地監察。
官職不宜太高,會引起各地的官員前來投獻,也不宜太低,無法震懾住地方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