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與韃靼的兵力,相差不多,不如再等五年。”嚴成錦道。
明明能躺贏,為什麼要出兵?
等大明強盛到韃靼兩倍時,不動一兵一卒,就能取韃靼的領地。
戰爭燒錢,靡費和兵力,還不如投入南方,繼續開荒。
苟到忍無可忍,自然強大無比。
弘治皇帝板著臉,有些生氣了:“請乞出兵的人,是你爹。”
嚴成錦看完疏奏,看字跡筆鋒,是老爹寫的:“家父從擄中走回人手中得到訊息,或許是誤判,或許是達延汗故意而為,如何證明是真的?”
李東陽面色抽搐一下,你這豬狗不如的東西,他是你爹,連自己爹都懷疑!
清娥絕不能嫁給此子。
弘治皇帝微表情,顯得錯愕和詫異,問道:“安定伯在關外發現韃靼人的痕跡,這還會有假?”
“陛下知道王守仁?王守仁最懂虛張聲勢,只需一人,就能弄出千軍萬馬的痕跡來。
更何況,蹤跡不是親眼所言。
不,就算親眼所見,也不一定為真。”嚴成錦認真臉。
大殿沉寂了片刻,這時,難得有人贊成嚴成錦的觀點。
馬文升頷首:“朵顏的領地在東北,不遠幾千裡,遷徙馬匹和士卒到延綏,令人匪夷所思,還是派人徹查清楚為好。”
韃靼人爭奪草場嚴重,兵力遷移,會丟失領地。
只怕,這是達延汗的計謀,朵顏和韃靼,壓根就沒聯合。
秦紘躬身:“臣贊成出兵!”
身為兵部尚書,秦紘有自己的顧慮,怕韃靼更強大,會威脅到大明皇權?不如儘早除之。
如今?大明有雄厚的兵力和國庫,能與韃靼人一戰。
國力並非會一直強盛下去。
若衰敗在太子手中?大明皇權岌岌可危。
弘治皇帝陷入兩難?他亦想趁機出兵韃靼:“錦衣衛能派人入草原,探查實情?”
“錦衣衛定不負命!”牟斌躬身領旨。
李東陽考慮片刻?道:“韃靼大軍蹤跡難尋,等奏報傳回?怕是遲了。
陛下?不妨下兩道旨意,若韃靼真與朵顏進攻,則命嚴恪松出兵。
若為虛報,則探清韃靼意圖。”
弘治皇帝頷首:“傳朕的旨意?若達延汗敢進犯?命安定伯斬下他的頭顱。”
嚴成錦暗自思忖,憑老爹的本事,還砍不了達延汗的腦袋。
想讓劉瑾提供線報。
但草原人遷徙飄忽不定,難找到劉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