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曾是大明的子民,但因西北常與女真交戰,邊陲的百姓為了躲避戰亂,逃到塞外,在韃靼人的土地上生活。
等戰亂平息,又從塞外走回來。
來回不定,故稱為走回人。
不論是大明還是韃靼,都喜歡利用走回人,刺探對方的軍情。
嚴恪松嘆息:“在邊陲倒是無妨,只是成錦還未成婚。”
……
京城,兵部。
秦紘從奉天殿回來,摘下官帽放到一旁。
文官呈著急報進來道:“大人,延綏傳回的疏奏,八百里送回來的。”
延綏?
那是不是嚴恪松鎮守的地方麼。
夏天牧草豐盛,韃靼人要放牧,給畜生養膘;冬天大雪封蓋,不宜打仗。
每年開春或入秋時,都是戰火頻繁的季節。
秦紘面色如常,頗為淡定:“大明和韃靼打了近百年,哪一日沒有急報?”
翻開急報,入目三行,忽然臉色大變。
“陛下和三公,還在奉天殿?”
不等文官回答,秦紘拿起官帽扣在頭上,大步走出值房,直奔奉天殿去。
到了奉天殿門前,大殿的御座空無一人,轉身又疾步去了華蓋殿。
“陛下,延綏傳回的急疏。”
蕭敬抱著雲展,小心翼翼地呈上去:“嚴恪松傳回的。”
弘治皇帝翻開看了幾眼,將疏奏合上:“虜中走回人傳回的訊息,應該不會有假,達延汗竟以女為質與朵顏聯合,召九卿吧,朕也想攻打韃靼!”
秦紘身軀顫動一下。
不多時,嚴成錦來到華蓋殿中,李東陽三人站在最前列,隨後是六部。
見陛下一臉凝重,不知又是哪裡又捅破天了?
“如今大明國力強盛,朕想出兵韃靼,諸公以為如何?”
聽到這個訊息,嚴成錦詫異。
弘治中期時,大明國力由盛轉衰,後續接盤的皇帝,無一人能重現盛世,導致明末衰亡。
如今,大明好不容易向上發展,將精力投入戰爭,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打贏了韃靼,最大的作用就是彰顯國力,要草原的疆域也無太大用處。
“臣以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