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人什麼時候這麼有禮貌啦?
話說,吳國人不是一直挺我行我素的嗎???
呂武心想:“吳國一定是被楚國教訓得滿頭包啦。”
事實就是這麼個事實。
吳國只有被楚國打得很慘,來到中原列國出使才會表現得有禮有節,平時則是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態度。
如果是吳國剛剛戰勝楚國,使者會以“我最厲害”的嘴臉對待任何人,儼然就是沒有尾巴也能翹上天的傲嬌。
關於上述那些,晉國高層很是心知肚明。
果然,呂武就聽坐在旁邊計程車魴說道:“吳軍敗於楚軍,楚克吳‘鳩茲’,後揮師連克數十邑。”
啊哈!
這麼慘的嗎?
事實上,能從子遠的行事態度察覺出端倪。
吳國敗得越慘,他們的使者就會越有禮貌。
子遠好奇地掃了呂武、魏琦和解朔一眼,再看向晉君姬周,問道:“晉大勝於秦?”
按照道理來說,吳國不該知道呂武和魏琦牽頭邀請各家入侵秦國的事情才對,哪怕有聽到一些風聲也只會是一些道聽途說。
士匄挑了挑眉頭,一副“我剛才炫耀了”的表態。
這也就能解釋得過來了。
白得了很多好處的晉君姬周正是高興的時候,笑著點了點頭,再看向呂武,意思太多於明顯。
呂武對自家君上表示明白,乾的是看向解朔的事。
瞬間接棒的解朔會意,沒怎麼加油添醋,只是稍微進行了一部分的藝術加工,講述為什麼會跟秦國打起來。
在他的嘴巴里,晉軍西向去教訓白翟與義渠,很碰巧地撞上正在跟義渠、白翟作戰的秦軍。
接下來是晉軍幫助秦軍擊敗義渠人,琢磨著是能在異國他鄉玩一玩哥兩好,結果秦國公子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派刺客刺殺呂武這位晉國的下軍將。
他們是怎麼擊敗秦軍往誇張了說。
入侵秦國之後幹了一些什麼事情之類,春秋筆法懂不懂?
“秦與楚會盟於蜀地,廣邀列國而往,齊、魯、衛、宋皆至!”子遠不爽楚國,肯定要連楚國的盟友秦國一塊記恨上,順帶還埋怨或嘲諷了一把晉國。
吳人之傲嬌,可見一斑吶!
他自顧自繼續說道:“晉攻秦,道義也。秦公子行刺客以害晉‘卿’,此仇為私亦為公,攻之可也。”
說起刺殺,吳國人玩得比任何諸侯國都溜,別當中原列國不知道。
晉國的領導班子靜靜地看著子遠表演。
“晉攻秦以報之,楚乃大患,焉能不教?”子遠問道。
爹,爸爸,楚人把俺們打慘了,你們不能眼睜睜看著吖!
啊tui!
說好了當兄弟,捱了一頓揍竟然亂搞輩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