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望他們別打壓國君就算不錯了。
怎麼可能指望他們幫國君頂住來自智罃的壓力。
國君為什麼覺得呂武會站在自己這一邊?
估計是因為呂武在國君微末之時給了不少幫助。
有那份香火情的同時,國君回晉國也是由呂武全程護送。
這裡國君應該是有選擇性地忘記一件事實。
提議他回國即位的是智罃。
擔任正使進行護送歸國的是智朔。
呂武只是個打醬油的小配角,真的不是“主角”啊!
七位“卿”看著風塵僕僕而來的呂武,有馬上釋放善意的人,也有面無表情的人,更有皺眉不爽的人。
呂武直接無視了他們的各種態度,先對國君行禮,再去坐到自己的位置。
“元戎決意攻秦、伐衛。”士魴低聲進行提醒。
呂武給了個笑臉,表示感謝。
剛才講話的智罃被呂武進來所打斷,重新醞釀了一下,繼續之前的話題。
解朔只知道智罃又重頭開始講,不由羨慕呂武的份量。
話說,那也真的是呂武有足夠的份量,要不智罃大可以不用重頭,接上之前的“進度”繼續講。
國君心中想道:“智罃是忌憚陰武,還是賣力拉攏呢?”
其餘的“卿”心中也有想法。
智罃花了點時間將為什麼要攻打秦國和討伐衛國的理由講完,示意誰有什麼意見可以提了。
場面卻是安靜了下來。
攻打秦國這件事情在去年已經決定下來。
如果出征秦國的軍團沒有變更,不需要再有什麼意見。
剛剛智罃認為討伐衛國的事情可以交給新軍。
要是魏琦和解朔沒有意見,自然也不用多講什麼。
智罃見沒人吭聲,滿意地點了點頭,再看向呂武,說道:“如此,下軍集結待命於‘新田’。”
呂武與士魴對視了一眼,再一起對智罃行禮,異口同聲應道:“諾。”
中軍和上軍按照原計劃去攻打秦國。
有變化的是新軍也得到討伐衛國的任務。
三個軍團都要出征,還不知道楚國會不會趁機搞事,唯一沒出徵任務的下軍可以當預備隊,可能也會成為救火隊員,任務還是非常重的。
智罃看向瞭解朔,問道:“解氏徵‘徒’、‘羨’眾也?”
解朔有些遲疑地答道:“三‘旅’之兵。”
哦嚯!?
解氏竟然能拉出三個“旅”啦???
智罃卻是不滿意,蹙眉說道:“新軍需滿,解氏一‘師’為限。”
這一下,魏琦眉頭皺了起來。
在晉國成為卿位家族的發展速度會非常迅猛。
解氏成為卿位家族只是一年的時間,能拉出來的兵力從兩個“旅”變成了三個“旅”,兵力的增漲只是一部分,其餘的軟實力還不知道增加了多少。
如果解氏只能出三個“旅”,智罃卻要求新軍滿編狀態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