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的一年在十月份就已經過去了。
過了冬天之後,萬物開始復甦,各個國家熱鬧了起來。
呂武在國君一催再催之下,不得不離開“陰”城,踏上前往國都“新田”的道路。
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發生的事情並不算少。
其中,齊國、衛國、魯國的國君腦子集體抽抽了。
齊君呂環還是決定跑去蜀地參與秦楚的會盟,走前同意出兵攻打萊國。
結果?
晏弱去萊國宣戰,見了萊國的大夫子賂,雙方一陣交流之後,萊國以牛馬各百的數量進行賄賂,晏弱美滋滋地忘了宣戰的事情。
沒宣戰?
那就是齊國決定不打萊國了。
訊息沒傳到晉國之前,齊君呂環要求自己的所有夫人,以及宗室的婦女,一塊參加“齊姜”的喪禮。
使擇美檟,以自為櫬與頌琴。
眾,怨氣,沸騰,曰:非禮也。禮無所逆,婦養姑者也。虧姑以成婦,逆莫大焉。且“齊姜”,君之妣也。襄公嫡母,故曰君之妣。
某國執政聽到那事,揮筆在《詩》記載,曰: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降福孔偕。
啥意思呢?
就是葬禮超出規格了。
辦得太過於隆重。
並且要求那麼多的貴婦參加喪禮是個什麼意思?
尤其是齊君呂環不斷去廝混,好像來了個夜夜笙歌。
至於齊君呂環跟誰夜夜笙歌?
夜夜笙歌又是個什麼意思?
自己猜咯。
(史書記載,正是因為這麼一件事情,才讓呂環得到“靈”這個諡號的機率大增)
那個“某國執政”說的就是季孫行父。
而他是魯國人。
魯國人嘛?
懂的都懂。
其實,齊君呂環還要求萊國的國君參加喪禮,只是被拒絕了。
等訊息傳到晉國,更準確的說是傳到呂武這邊,齊國那邊又決定打萊國了。
等於說,呂武所知道的是齊國不打萊國。
因為訊息延遲的關係,後面齊國又要打萊國的訊息,呂武暫時不知道。
齊國又決定打萊國,齊君呂環卻帶上隊伍去了蜀地。
衛國和魯國的國君,不顧各自執政的勸諫,無視了國中貴族的如喪考妣,一樣踏上了前往蜀地的旅程,要參加秦楚牽頭的會盟。
這個也是國君為什麼一再催促呂武趕緊去國都“新田”的原因之一。
根據小道訊息,將前往蜀地會盟的國家達到十四個。
除了會盟的發起者,也就是楚國和秦國之外,原先作為晉國小弟的齊國、魯國、衛國、宋國也要參加。
這樣一來,齊國、魯國、衛國、宋國是從行動上背叛了晉國。
一塊會去蜀地參與會盟的還有楚國的一幫小弟,包括鄭國、蔡國、陳國、許國、唐國、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