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就是,遊牧民族以部落為單位,老是幾百數千面對諸夏數千上萬正規軍的剿殺,一敗再敗之下被打得沒脾氣。
等遊牧民族臨時團結起來,用數萬跟諸夏的數萬來交戰?
他們都不覺得己方會勝利,又怎麼可能去獲取勝利。
呂武好像記得有那麼一個說法?
北方遊牧民族開始對南面農耕民族威脅變大,主要是遊牧民族被強力人物進行打服,形成一個大的群落規模?(匈奴單于頭曼)
等遊牧民族開始有膽子敢一再南下嘗試侵略,是他們完成了內部的整合。(匈奴單于冒頓)
而遊牧民族面對諸夏王朝不再心裡犯虛,則是因為他們曾經戰勝,並將諸夏王朝摁在地上摩擦。(五胡亂華)
講實話,呂武一開始得知現在諸夏打遊牧民族,跟大人打熊孩子沒區別,心裡著實是老複雜了。
他就納悶,一樣是兩條腿打四條腿,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後來漸漸看明白了。
遊牧民族一樣懂得利用馬的機動性,只是相較於後代更加憨一些,不是那麼懂打不過就跑的轉進戰術。
另外一點,就是心態上的問題。
簡單通透一些,連自己都覺得必輸無疑,怎麼去獲取勝利?
所以,真不是因為裝備的差距。
諸夏的王朝大多數時間是在裝備上碾壓遊牧民族,很少有落後的時候。
人的意志決定戰鬥力。
精神勝利法真的不是純粹在忽悠人。
“‘太原’盆地由我主持探索,日後總督建城?”葛存一下子滿血復活了!
他一再聽家主提起對外探索和開拓的重要性,尤其以“太原”和“河套”是重中之重。
現在,他聽到“太原”將由自己負責,瞬間從精神頹廢變成充滿幹勁。
哇哈哈哈!!!
果然俺比茅坪和梁興都強!
兩傢伙只是守成之輩,俺是銳意進取之人啊!
家主將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俺?
那不但是對俺充滿信任,還是知道俺的能力,篤定俺一定能辦成呀!
呂武看到葛存這樣,都不忍心再打擊了。
陰氏探索“太原”是可以馬上進行,只是當前最應該做的是將上河西之地形成實際管控和利用。(秦時上郡)
光是上河西之地就要至少三年的時間來完成部署,什麼時候能發展起來則屬於未知。
葛存現在高興,有些過早了。
只不過,目前的人生活節奏很慢,花幾年的時間來準備一件事情屬於正常操作。
葛存並非不清楚需要再等幾年。
所以,不會妨礙他感到自得和振奮。
衛睿心想:“上河西之地的探索一直是我在負責!”
其餘的家臣,他們看到葛存的待遇,明白不是呂武賞罰不公,只是另有安排,想道:“主上是個好主上!我一定要努力表現自己,爭取獲得與之匹配的待遇啊。”
慾望是發展的動力。
一點都沒有錯。
手底下的人看到老大有識人之明,不怕自己的才能無處施展,更願意表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