郤至得知前方擊敗另一支秦軍,只是被逃了數百人,腦子裡像是被打來了迎接新世界的大門。
“原來不講‘禮’能這麼輕易獲得勝利?”郤至覺得排斥,又感到極度的爽快,想道:“要是晉國也能像秦國和楚國,誰能與晉國爭鋒?”
他到底還是知道晉國該當秩序的守護者,不能去做破壞者。
等待戰果的統計資料上報。
趙旃和郤至搞清楚了一點。
第一批趕過來“侯麗”的秦軍數量為六千,其中戰兵四千,輔兵兩千。
後續過來的那一支秦軍,戰兵三千,輔兵一千五百。
再加上他們消滅和俘虜了“侯麗”的五千守軍,兩天內消滅了一萬六千秦軍。
因為是春秋時期的關係,趙旃和郤至都沒拷問俘虜到的秦國貴族,其它像是“涇陽”和“麻隧”的秦軍情況,需要用另外的方法探知。
第二批過來的秦軍主將叫女父。
他們不知道一點,原歷史上成差和女父也是被俘虜,卻是在“麻隧”正面戰場被俘。
連續獲得勝利的“新軍”將士,士氣達到了巔峰。
現在趙旃和郤至需要思考,他們已經完成了欒書指派的任務,甚至可以說超額完成,下一步應該採取什麼動作。
在會議上,郤至遵守了約定,以新軍佐的身份地位,任命呂武為“帥”。
軍職的話,郤至當然有權任命,只是需要回去後走程式,得到元帥的任命文書,才能最終確認下來。
晉國曆史上還沒有出現過元帥駁回各軍主副將任命的例子,各個貴族羨慕或嫉妒,該恭喜呂武還是表了態。
另外一點,呂武雖然是“帥”了,爵位會不會又能不能得到晉升,只有欒書夠格來判斷。
要是欒書認為呂武的功勞足夠,還需要得到半數以上的“卿”同意,國君那邊也要走個程式。
呂武的新任命只是一個插曲。
他們面對的問題是,已經完成了元帥欒書交予的任務,是前往某個要道建立工事把守,還是從西往東去攻打“涇陽”和“麻隧”秦軍主力的後方。
這一次無論是趙旃還是郤至,沒有再問呂武。
倒不是他們想要卸磨殺驢啥的。
一場戰爭不能只有一個人大出風頭,作為主副將要有自己的閃光點,更要提供機會讓另外的人來發揮。
趙旃就示意有想法的人,是時候出來表達自己的意見了。
結果,軍帳內有一個算一個,眼睛的視線移動到呂武身上,一個個滿懷期待地看著。
呂武:“……”
瞅啥瞅?
沒見主副將都表達得那麼明顯了!
“咳咳。”趙旃沒得病,看了一眼郤至,又掃視了其餘人一眼,說道:“可暢所欲言,若建言行之可也,亦是立功。”
郤至表達了相同的意思。
眾貴族就明白過來了。
他們這一次出征取得的成果異常豐碩。
主副將有意排排站分果果。
要有那份智慧,是時候表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