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差當然覺得自己很對。
應該是欒書認為難以保證晉國的霸主地位,無法堂堂正正擊敗秦國,又或是堂堂正正擊敗的代價太大?
現在的情況是,晉國不想在南邊跟楚國死磕的同時,面對秦國與狄人頻頻侵犯與襲擾,被兩面夾擊之下呈現出疲於應對的態勢。
晉國已經跟楚國完成弭兵會盟,等於長久以來的國策已經變更。
成功與楚國達成休戰協議之後,晉國連喘息都沒有,出動了中軍、上軍、下軍和新軍立刻對秦國發動懲戒之戰。
但凡有點腦子,肯定看出是想解除來自秦國的威脅,好能專心跟楚國繼續死磕。
呂武在跟成差聊著的時候,郤至的家臣“博”來了。
“陰武子。”博行禮,沒講其它問話,直接說道:“南面有秦軍來,代我主詢問,如何應對?”
成差聽得一愣,用驚奇地目光打量起了呂武。
世人總覺得勇猛的人只是莽,一般腦子裡長的是肌肉,不是腦漿。
成差很訝異地想道:“這個猛將不止是猛,還有腦子?”
呂武問道:“敵軍數量?”
博將自己知道的說了出來。
呂武說道:“軍將與軍佐乃是宿將,豈會不知該迎面對攻,分出兵力左右包剿。何至於來問我呢?”
博讚歎地說:“確實。”
不因為立下大功而驕橫,懂得給上位者留點面子。
小夥子很不錯喲!
郤至得到家臣的回報,先將該下達的命令傳下去,看向趙旃說道:“你陪嫁庶女,大錯特錯。”
趙旃別開臉不與郤至對視,說道:“小武向我討要嫡女。”
心情極度愉快的郤氏來了個選擇性失憶,大笑幾聲才說道:“恭喜,恭喜!”
他們在這邊談笑。
已經有晉軍分成了三個部分。
正面去了一個郤氏“師”,左翼也是郤氏“師”,右翼交給了邯鄲氏的“師”,成為一個三叉戟的行軍姿態,迎向正在朝“侯麗”趕來的那一支秦軍。
郤周指揮的是正面迎戰秦軍的“師”。
他看到秦軍之後,命令全“師”止步列陣。
對面的秦軍因為地形的關係只看到郤周的這個“師”,能從驚起的飛鳥,以及大股瀰漫的塵煙察覺到左右兩翼也有晉軍,只是無法判斷數量多少。
秦軍推進到距離正面晉軍約兩裡時停下來,秦將所在的戰車脫離大隊,要來個陣前談話。
郤周下意識就要出去,戰車沒走十米,想到這不是一場諸夏模式的戰爭,下令部隊進行迫進。
秦將看到晉軍開始推進,納悶是個什麼情況。
不是秦將突然記得有“禮”這麼個制度,純粹是情況不明為前提,他需要欺負晉人講“禮”先摸摸底。
結果迫進到接近一里時,晉軍卻是發起衝鋒,搞得秦將滿臉錯愕。
從來只有俺們不對晉國講“禮”呀!
原來晉人也變得這麼不要臉啦???
正面爆發交戰,沒那麼快分出勝負。
左右兩翼的晉軍發起鉗形攻勢,三面受敵的秦軍敗得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