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是,家臣認為學習更加重要,不是發生意料外的事情,不敢過多打擾。
呂武對此很不滿意。
身為一家之主,總是需要擁有絕對的掌控能力,別拿雞毛蒜皮的小事不當事,養成不彙報的習慣可咋整?
要糾正家臣時,他發現了更值得納悶的事情。
那些家臣也許覺得不稟告不好,他們卻是跑去向呂陽……,也就是呂武那個還不會說話的兒子稟告。
知道這麼一個情況後,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一群羊駝奔跑而過的畫面。
我還活著,怎麼看都無比健康。
有事不來稟告我,跑去向我那個還不會說話的兒子彙報,是上演哪出戏?
呂武花了點精力和時間,就想搞清楚是個什麼情況。
結果,他後面知道家臣這樣做是春秋時代的一種習俗,不是要架空他,更不是家臣變得跋扈了。
現在是嫡長子繼承一切的規則,呂武的一切要是沒發生意外,以後都會是呂陽的。
儘管呂陽還沒有學會講話,卻是老呂家理所當然的二代目。
家主因為一些事情不能打擾,家臣去跟二代目彙報屬於正常流程。
也就是春秋時代了,換作以後的時代,哪個臣子敢這麼幹肯定是包藏禍心,想看一場父殺子或子殺父的大戲。
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很快迎來了秋收的季節。
在這一段時間裡,韓妏如願以償了,肚子一點點地鼓了起來。
而小透明趙辛的懷孕比韓妏還要早上一段時間。
呂武對兩位從夫人先後懷孕感到很滿意,自己給自己取個了“播種機”的外號,但絕對不會話出於口就是了。
其實最滿意的是老祖母,她醞釀了一段時間,派人召喚呂武過去。
“武啊,家祠當從修。”老祖母其實並沒多老,實際年齡也就四十來歲。可能是近期日子過得舒心,她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非常嚴肅且認真地說:“尋來神巫進山,覓一處寶地,可否?”
發達了之後重修祖墳這種事情,現代人都還十分熱衷。
春秋搞的不是重修祖墳,找個地方特地修建一座家祠?
呂武比較不明白的是,家祠不該是在住宅的嗎?怎麼會需要特地找個山修一座。
另外一個,找神巫這種事情要花錢,是花非常大一筆的錢,還不一定能請來。
呂武能說啥?他認真地答道:“當修!”
老祖母又說:“聞智氏需武,何時前往?”
這件事情已經有不短的一段時間了。
智罃還派家臣來過,給的說法是既然韓厥邀請了那麼多老師過來教導呂武,可以等呂武認為合適的時間再過去。
而呂武其實很想維持與智氏的交情,怎麼都要抽出時間去智氏封地一趟。
要過去幹什麼事情,他已經知道了。
智罃需要的是呂武過去智氏封地,幫忙總覽一下灌溉系統的最佳化。
可以的話,智氏其實更想呂武能走一遍自家的封地,規劃出一個全面的方案出來。
呂武知道後很鬱悶。
他又不是很閒,自家的封地都還沒建設完畢,智罃怎麼能開得了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