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第一次交手,勢均力敵,互有勝負。
這時的曹操,已經在自己的心中,默默地將韓成放到了和江東孫策一樣的位置。
放眼天下,唯有這兩個後輩能入曹操的‘法眼’。
孫策‘意外’的死亡,韓成的位置則變成了曹操心中的‘唯一’。
三年之後,韓成讓人出使許昌縣,迷惑自己,然後迅速派兵拿下中山郡。
曹操才有了‘恐懼之意’。韓成的成長,太快了些!
從一開始的毫不在乎,竟然慢慢的演變到,在隱隱之間,牽著自己鼻子走的感覺。
仔細回想董昭到來的這一幕幕的場景,曹操才發現,自己失算了。
不知從什麼時候,也許是從自己擁有了四州之地開始的,也許是從自己擁有了眾多的謀士開始的。
自己每逢大戰,更加傾向於用計,而忘記了大戰中最基本的東西,兵貴神速。
雖然用計能順利的拿下城池,並減少自己的損失。
但凡事皆用計,就會耽誤出兵的速度。
兵貴神速,遲則生變啊。
這一次,韓成正兒八經的給自己上了一課。
不怕對手一開始就很強大,就怕對手不斷的變強大。
......
郭嘉見曹操愣在原地,出言道:“主公,莫要灰心!一個小小的中山郡,決定不了戰局。
大戰才剛剛開始,勝負尚未可分。
既然韓成已經動手了,我們也不用再顧忌什麼了。
打著援助袁尚平叛的旗號,立即出兵,先北上清河郡,然後再次迅速北上安平郡,爭取在韓成的奮武軍之前,拿下安平郡的信都縣。”
安平郡,冀州最中間的一個郡。
產糧不多,人口也不是很多,唯一的優勢就是連線著冀州的各郡。
在和平的年代,安平郡並不是很重要。
條條大路通鄴城,為何非要走安平郡?
但在戰爭年代,安平郡的優勢就凸顯了出來。
大軍行進,安平郡是最好的路徑。
佔安平郡者,對取得整個冀州有極大的好處。
而能不能拿下安平郡,主要就看郡治信都縣的歸屬。
信都縣,就是安平郡的心臟,拿下信都縣,也就意味著扼住了安平郡的命脈。
郭嘉的話,提醒了曹操。
無論什麼樣的對手,試一試才知道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