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多麼完美的計劃,在雙方兵力相同的情況之下,必然會有大量的‘漏網之魚’。
中山郡的守將韓猛,便帶領著幾十個人,趁亂逃到一片山林中隱藏了起來。
待奮武軍的追兵離開之後,韓猛才從山林中出來,然後一路喬裝打扮,直奔渤海郡的袁尚軍而去。
奮武軍的突襲之戰,可以說說是‘滿滿的套路’。
從董昭‘出使’開始,就是假的。
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曹操等人多想,多思考,耽誤他的出兵時機。
而奮武軍則趁曹操思考的這個時機,迅速出兵,先下一郡。
對奮武軍來說,這一郡之地佔領了,就是拿下了。
想要,你派兵來打啊?
果不其然,當奮武軍佔領中山郡的訊息傳到了兗州東郡之時,曹操的大軍還在路上。
曹操正在一邊行軍,一邊和一干謀士商量出兵的方向以及一些細節。
當曹操聽到探馬彙報訊息之後,立即就是一副怒不可遏的樣子。
一腳將面前的桌子蹬翻,大聲怒喝道:“艹,韓成小兒,你的好算計,好快的速度啊!”
大帳中的這些人,都是熟悉曹操之人。
他們發現,今天的曹操和往日的不一樣了。
此時的曹操的憤怒之中,包含著一絲強烈的‘恐懼之意’。
若將曹操和韓成的交集從頭到尾捋一遍,就會發現,曹操的‘恐懼之意’是有原因的。
碰到韓成這樣的對手,也難怪曹操如此。
......
公元一九零年之時,群雄討伐董卓,董卓採用李儒之言,焚燒洛陽,西歸長安,以此來瓦解群雄的鬥志。
群雄中,唯曹操和韓成率軍追趕。
這番做法也為兩人的以後,奠定了深厚的‘政治基礎’。
然而,在這第一次相遇中,曹操中伏,獲得了忠於漢朝的大義;韓成取滎陽,在‘獲取大義’上,差了一些。
此時的曹操,並不在乎這個‘毛頭小子’。
高手間的對決,‘棋差一招’,便是‘滿盤皆輸’的局面。
看似差之毫釐,實則差之千里。
在此後的幾年中,兩人都在默默地發展自己的勢力。
韓成取幷州,曹操拿兗州;韓成戰草原,曹操掃四方。
直到韓成迎漢獻帝北歸太原,並拿下了並幽兩州,封鎖了曹操的戰馬來源,曹操才又重新重視了這個比自己小二十多歲的‘青年’。
曹操和這個青年之間,產生了那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河內郡野王縣城下一戰,韓成落荒而逃;上黨郡屯留縣城下一戰,曹操大敗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