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主將且脾氣暴躁的黃忠心煩氣燥,差一點拿著自己的寶刀衝進刀盾兵中,狠狠的廝殺一番。
韓成的最新命令很快傳達到朱雀軍中,即使沒有讓黃忠率軍進攻,然而黃忠還是很滿意的。
畢竟眼不見為淨,看不見就不生氣了。
黃忠一邊這樣的自我安慰著自己;一邊帶著朱雀軍迅速地向後軍撤去。
對於韓成的最新命令,要說最高興的莫過於後軍中的劉豹和扶羅韓了。
騎兵一直都是用來衝鋒陷陣的,很少的情況下可以用來固守大營。
今天這場是防守戰,騎兵衝鋒陷陣的優勢在防守戰中發揮的空間並不是很大。
故而被韓成安排到後軍中。
劉豹和扶羅韓知道,這一戰中,立功的機會不大了。
最多會在戰爭將要結束之時,衝出大營,撿點剩渣剩飯的安慰一下。
這種戰況,對於驍勇善戰的南匈奴人和鮮卑人來說,是恥辱的。
但韓成的軍令,就是一座大山。
即使他們感覺沒打仗的恥辱在心口處爆炸,也只能默默地忍著。
突如其來的軍令,讓劉豹和扶羅韓可以率軍出征,堵在心口處的不滿意之情緒也隨著這正在颳著的柔和的風,向著遠方飄去了。
當劉豹和扶羅韓將訊息傳達之後,利刃軍和尖刀軍的眾將士皆呈現出一副興高采烈,戰意滿滿的樣子。
玄武軍的出戰,有點出乎鞠義的意料。
鞠義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和奮武軍的攻守位置竟然會被轉換了。
看著從大營中出來的軍隊,經驗豐富的鞠義便知道了奮武軍的打算了,心中升起了一絲絲輕視之意和應對之策。
輕視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鞠義的鄙視。
鞠義想道“若此時在奮武軍大營中指揮之人是自己,定然不會採用這種直接出營的方式來對抗刀盾兵。
因為直接出營的方式,弊端太多了比如說玄武軍的速度慢,追不上一心想逃跑的刀盾兵;
大營的門太小了,後續的大軍跟不上
而自己會採用更好的方式來對抗刀盾兵。
比如說將大營門口兩邊的營牆放倒,讓騎兵迅速出擊,繞到刀盾兵身後,對其進行斬殺。
至於放倒的營牆的防禦,可以讓玄武軍橫向展開防守,並令朱雀軍隱藏在玄武軍身後”
鞠義的做法,可以很容易的將騎兵,玄武軍,朱雀軍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而不會像韓成這樣束手束腳。
這就是鞠義鄙視的原因。
鞠義想到這裡,再次感嘆道“哎看來在奮武軍中,也就只有張文遠配當自己的對手了。”
雖然出乎意料的出兵讓鞠義有點摸不著頭腦,但是身經百戰的鞠義在轉眼間,就想出了兩條應對之策。
第一條應對之策是令刀盾兵後面的大軍直接壓上,和奮武軍混戰在一起。
雖然奮武軍中的玄武軍依然十分強悍,但經過和刀盾兵的一番交戰之後,體力必會有所損耗。
在進行交戰的話,不需要多長時間便會撤回大營中。
而混戰在一起時,善於射箭的朱雀軍怕誤傷戰友,也發揮不出其優勢。
三大強軍去其二,奮武軍還有什麼戰力可言,勝利的天枰必將偏向鞠義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