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軍的西大營,基本上算是全軍覆沒了。
西營的覆滅,換來了袁紹北營,南營,東營三大營的安定。
然而袁紹在上艾縣城下的十一萬大軍,卻只剩八萬餘人了,和七萬多人的奮武軍旗鼓相當。
奮武軍的眾將領見此戰損失很少,卻斬殺了許多袁紹軍士兵,可謂是大獲全勝。
一個個的還想繼續進攻袁紹軍的其他大營,但都被趙雲及時制止了。
因為來的時候,韓成曾經說過:若大營不亂了,則見好就收吧,不要一味的想著進攻。
畢竟袁紹的大軍可是有十一萬人,龐大的數量在這呢。
即使不反抗,讓奮武軍的騎兵斬殺,也要斬殺兩個多時辰。
故而奮武軍計程車兵們在袁紹軍的西營中放了一把火,將西大營的營帳輜重燒了一個乾乾淨淨之後,便排好隊伍,紛紛的退回到了上艾縣城中。
只是在西大營的營門口處,看著全部戰死,無一人生還的‘先登營’將士們的屍體,奮武軍的眾將士皆肅然起敬。
何為精兵?
命令之下,有死無生。
第二日清晨,天剛剛亮。
因為奮武軍的騎兵和玄武軍早已經撤走,袁紹軍便不費吹灰之力的重新佔領了西營。
袁紹看著滿目瘡痍的西大營,黯然神傷。
這也是袁紹至今為止,為數不多的大敗之仗之一。
袁紹在心中感嘆道:“自己是不是作錯了?
當初是不是不應該聽郭圖的話,主攻常山郡;而是應該聽田豐的話,先拿下幽州代郡,切斷韓幷州與常山郡之間的聯絡,再出兵收復常山郡。
看來此仗輸了,主要是自己太著急了。
看來在大業未成之前,狂妄的鞠義,正直多謀的田豐,我還是很需要你們的幫助的。
不過這次大戰進行到現在,將士們已經是士氣全無了。
看來自己應該收兵回鄴城了。”
郭圖等謀士深懂袁紹的脾氣,袁紹這麼愛面子的人,怎麼可能接受這種名正言順的失敗呢?
故而一個個的只敢靜靜的站在一旁,一言不發。
待袁紹自己想通了之後,對著一旁計程車兵說道:“你持我大令,速回鄴城,將田豐從大牢中放出來。然後將其請到我的州牧府中,讓袁尚派人,好生侍奉。”
親兵聽完之後,轉身領命而去。
袁紹對著眾謀士說道:“你們都隨我前來吧。”
便帶領著眾人,來到了專門議事的那座營帳。
待眾人坐定之後,袁紹直接了當的說道:“此戰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很大程度上都是我的責任。現在我軍士氣正無,不如退兵,來年再來攻打常山郡。諸位對此有沒有不同的看法?”
眾謀士皆十分詫異:主公這是怎麼了?竟然主動將戰敗的責任攔了下來,這不符合主公的平常做法啊。
正因為眾謀士有此詫異,故而更無一人敢於發言。
場面陷入了冷靜的階段。
在眾人沉默的時候,顏良,孟岱,淳于瓊等人的‘報信兵’接踵而來,將各地所遇到的情況報告給袁紹。
眾謀士皆感嘆:要是這訊息能早來一步,該多好呢?
袁紹聽罷之後,只對淳于瓊報告的訊息很感興趣,便咬牙切齒地說道:“雖然我們要退兵了,但燒了我們糧草的這一萬奮武軍還在冀州境內。
我要讓他們死,才能得以慰藉我戰死的將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