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趙雲歸順之後,因為韓成的大力推崇,軍中眾將皆不服,於是暗中相互比試了一番。
當第一個上場的黃忠和趙雲戰到八十回合之時,黃忠竟顯出不敵之象,而趙雲依舊迎刃有餘,眾將皆大驚失色。
不敢對趙雲在有所懷疑了,畢竟壺關之下,黃忠可是和呂布單打獨鬥了六十回合,這趙雲的武藝,直追呂布啊。
故而張遼才讓趙雲和黃忠衝擊敵軍,斬殺袁紹。
鞠義看著飛奔而來的三萬奮武軍騎兵,心中默默地盤算著:“兩萬,一萬,一萬,又一萬,已經五萬人馬了。剩下的三萬人馬,只能護衛在韓成的身旁了。看來是全軍出動了。”
盤算完之後,鞠義又自言自語道:“韓成,曲梁城下一敗,今日,我便拿回來。”
原來鞠義領兵至今,從未有過一敗。
最慘的一次則是在曲梁城下,被突如其來的率領騎兵而來的韓成,殺了一個措手不及。
此事,韓成早已經遺忘了,但鞠義卻一直耿耿於懷。
畢竟對於鞠義來說,一敗難得。
鞠義見對方全部人馬已出,便一口氣點了八員大將率軍出戰,阻攔敵方騎兵靠近。
這八員大將分別是:顏良,文丑,高覽,馬延、焦觸、張南、周昂、韓荀,都是一等一的大將。
也許是因為黃忠和趙雲的勇猛,袁紹軍的眾將士都是知道;也許是因為袁紹將領眾多,‘財大氣粗’,故而一次性的派出這麼多的大將。
這八員大將接到鞠義的命令之後,各帶領一支一千餘人的騎兵,迎面直奔趙雲和黃忠而來。
黃忠見對方將領直奔自己而來,一邊策馬前衝,一邊默默地取下背後的寶弓,畢竟是八個人,肯定比七個人難打。
袁紹手下八個人中的馬延,選了一個不恰當的時間,回頭張望了自己身後計程車兵一下,就在這回頭的一瞬間,被黃忠捕捉到了。
弓似滿月,箭似閃電,瞬間到了馬延面前,馬延還未來得及側身避開,便被這極其快速的一箭貫穿了大腦。
黃忠欣慰的一笑,八減一,只剩七人了。
剩餘的七人看到了這一箭的威力,一邊策馬,一邊用雙眼緊緊的注視著黃忠的弓,生怕下一個就是自己。
直到雙方相遇,黃忠放下弓,拿出刀,七人才放下心來。
七人在相遇之前,相互看了一眼,便達成默契,迅速的分成了兩隊。
顏良和文丑為一支隊伍,前來對戰老對手黃忠,其餘五人則在高覽的帶領下為另一支隊伍,前來對戰趙雲。
雖然黃忠經過和呂布的對戰,武藝又有所精進,即使對戰顏良文丑兩人,仍然絲毫不落下風,但一時半刻,也拿不下袁紹手下這兩位勇冠三軍的大將。
而趙雲那面,卻不一樣。
只見趙雲槍似蒼龍出雲,馬似流星趕月。
一照面,僅僅在一個回合之內,便將袁紹的手下大將焦觸斬於馬下。
驚得高覽、張南、周昂、韓荀四將,趕緊集合四人之力,催馬上前與之對敵。
因為四人心知肚明,自己方在兵力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只要拖住趙雲,則勝利的天平就會傾斜向自己的一方。
趙雲怎麼會不懂這個道理呢,當即大喊一聲:“我乃常山趙子龍,誰敢前來送死?”
這一聲大喝,嚇得周昂心中一慌,手上的武器慢了一拍。
趙雲早就觀察到了這個沒膽色的周昂,手中的龍膽亮銀槍再次以不可思議的角度,插向周昂的周身要害。
周昂舉起手中的長戟抵擋,但還是慢了一步,趙雲的龍膽亮銀槍穿胸而過,將其穿了個‘透心涼’。
高覽、張南、韓荀三人見趙雲如此勇猛,不到三個回合,就斬殺了兩人,心中萌生了退意。
趙雲見三人已無戰意,心中大喜。
直奔韓荀而來,韓荀見趙雲而來,驚得渾身是汗,趕緊調轉馬頭,策馬而逃。
餘下的高覽和張南兩人,知道兩人合力也不是趙雲的對手,也只好默默的調轉馬頭,飛奔而去。
韓成看著戰場中的趙雲,對著身邊的眾人說道:“我有子龍,何懼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