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當時的黃忠戰敗了,但黃忠的武藝已經展露出來,不是非凡之人,故鞠義大軍中的武將無人敢出面應戰。
鞠義看著軍陣中的韓成,心道:“哼!雕蟲小計。不過是想在兩軍對戰之前,憑藉黃忠之勇,來打壓我軍地士氣。”
便將手下的親信校尉鞠演叫到身邊,低聲囑咐了幾句。
鞠演聽完鞠義的話後,並未做過多的停留,立即策馬出陣,對著黃忠喊道:“黃將軍地勇武不下當年啊。
若在桑乾縣城下,黃將軍能如此勇武的話,也許我家將軍會和黃將軍過上兩招。
但現在,還是算了吧,畢竟貴軍騎兵太多,真跑起來的話,我們的步兵可追不上啊。”
鞠演的語言中明顯指出奮武軍桑乾縣城下不戰而逃的事實,袁紹軍計程車兵聽完後,鬨然大笑。
即挽回了氣勢,又打擊了黃忠的氣焰。
黃忠見出陣的鞠演距離自己足足有二百七十多步,自己的弓箭無法射到鞠演。
只好在袁紹軍士兵們的笑聲中,氣急敗壞的回軍陣了。
黃忠回到軍陣中不久,奮武軍的大軍便動了起來,一萬五千士兵形成方陣,緩緩地朝著對面的鞠義大軍移動。
鞠義熟知對面的大陣:中間兵力少,典型的虛張聲勢;四周兵力多,可以更好的防禦敵人進攻。這是一種攻防比較平衡的陣型。
鞠義心道:“既然韓成你想用這方陣試一試我‘先登死士’的鋒利,那麼我便如你所願。”
故而鞠義立即下令:“全軍擺出錐形陣對敵,‘先登死士’作為錐形陣的前鋒,突破敵方奮武軍的陣型。”
“先登死士,勇猛第一。”
在鞠義軍和奮武軍剛剛接觸之時便體現了出來,無論是奮武軍的騎兵還是步兵,皆不是‘先登死士’的對手。
‘先登死士’對抗步兵和騎兵皆有一套自己的戰術,故而殺得奮武軍潰不成軍。
韓成看著這三千‘先登死士’,眼中露出嚮往之色,對著身邊的李儒說道:“‘先登死士’,果然不愧是當今天下間的第一強軍啊。鞠義是個人才。”
李儒陰險的說道:“呵呵,主公莫要擔憂,‘先登死士’雖強,但若沒有鞠義的領導,不過是一盤散沙罷了。”
韓成知道李儒說的有道理,便對著身邊的校尉韓浩說道:“差不多了,鳴金收兵吧。”
當鳴金收兵的號令響起,奮武軍緩緩後退,留下了兩千多具屍體,便直接棄高柳縣城而不顧,直奔代縣而去。
鞠義笑道:“哼!和我對敵,不過是自取其辱罷了。”
便令人將此戰的捷報稟告給袁紹。
......
袁紹此時正在涿郡和河間郡邊界上的大本營中,聽著屬下彙報代郡的戰況。
鞠義勝利的越多,袁紹心中對鞠義的恨意就越大。
畢竟袁紹剛剛在邯鄲縣城下,在兵力上佔據絕對的優勢時,卻在與和奮武軍的對戰中,以失敗而告終的;
而手下大將鞠義卻屢戰屢勝,這不是赤裸裸的打袁紹的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