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將自己的大軍全部拉來,佔據了兵力上的絕對優勢。
這次的攻守雙方換了人,攻方變成了守方,守方變成了攻方。
公孫瓚可沒劉虞那麼多的顧及之處,辦起事來比劉虞利索多了。
不出三天就拿下了居庸縣,並俘虜了劉虞全家。
劉虞好歹是漢室宗親,而且在幽州深的民心,公孫瓚便讓劉虞作為傀儡,自己掌管幽州大權,處理州中事務。
劉虞是個‘短命鬼’。
正在劉虞被俘虜之時,朝廷派使者段訓前來增加劉虞的封邑,讓他掌管北方六州的所有事務。
這可是朝廷的命令,不僅理直氣壯,而且名正言順。
公孫瓚見到使者後,便知道自己無理由再囚禁劉虞了,但若將劉虞放出來,局面就不是公孫瓚所能控制的了。
於是乎,公孫瓚一不做二不休,只好誣陷劉虞與袁紹合謀要當皇帝,並用武力脅迫使者段訓將劉虞斬首,將首級送到都城長安。
公孫瓚藉機讓朝廷封自己為前將軍,易侯,假節,管理幽、並、青、冀四州的事務。
公孫瓚沒有想到的是:劉虞深的手下們的擁護。
劉虞死後,常山相孫瑾, 常山掾張逸,張瓚等人大罵公孫瓚後自殺。
一個叫尾敦的小吏,在段訓回長安的路上,率人劫走了劉虞的首級並安葬。
劉虞的手下大將鮮于輔,鮮于銀和謀士齊周等人集結手中的軍隊,並推薦和公孫瓚齊名,擅長作戰的廣陽郡人閻柔為烏桓司馬。
派人聯絡幽州鮮卑族,烏桓族等一直被公孫瓚壓迫的少數民族,準備和劉虞之子劉和一同起兵為劉虞報仇。
公孫瓚手下的武將趙雲,田豫等人得知州牧劉虞被公孫瓚殺害的訊息後,也是大失所望,對待公孫瓚的態度有所改變。
劉虞被殺的訊息傳遍天下,率先發聲的人不是別人,竟然是公孫瓚的同門師弟—劉備。
劉備的檄文傳到各州郡縣。
“劉虞治理幽州期間,大量的百姓逃亡到幽州方才得以存活。
劉虞心懷天下百姓,實乃仁義之主,備一直引以為學習的榜樣。
公孫瓚卻殘忍的將其殺害,實乃痛煞我心也!
自今日起,劉備斷絕和公孫瓚的關係,但因和公孫瓚曾經的情誼,故不會發兵攻打公孫瓚。”
劉備不愧是一代雄主,說話很有水平。
即借仰慕劉虞之語表達了自己想成為和劉虞一樣的仁義之主,又和公孫瓚撇清了關係,廣收天下民心。
最精彩的是,劉備還因為情誼,不起兵攻打公孫瓚,讓天下人都知道劉備的‘重情重義’。
結果是不出力,卻還能獲得好的‘名聲’,也只有劉備能將這樣的手段玩的如此出神入化。
幷州的韓成收到劉備昭告天下的‘檄文’之後,便對著身邊的沮授,李儒說道:“你二人怎麼對劉備此是怎麼看?”
沮授一臉嚴肅的對著韓成說道:“主公,劉備真乃仁義之人。
在公孫瓚大獲全勝之時,竟然不畏公孫瓚的強大勢力,為了心中的道義,直接與其斷絕關係。授佩服。”
韓成心道:“哼哼!劉玄德仁義?那天下間在沒有不仁義的人了。”
便對著一旁的李儒說道:“韓校尉,你覺得呢?”
李儒想了一會兒,對著韓成回道:“劉備這招高啊!雖然不錯,但和主公一比,差距還是很大的。”
韓成笑道:“你這是什麼時候學會拍馬屁了?我可沒有昭告天下的事啊。”
李儒回道:“我並非在拍馬屁,而是在實話實說。
劉備此昭告天下的檄文一出,天下英雄願意歸順者定然數不勝數,但這些人所衝的,無非是劉備的仁義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