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術精湛的直接選入青龍軍;箭術高超的直接進入朱雀軍;身體健壯,天生有力的人則進入玄武軍;剩下之人成為了奮武軍的普通士兵。
而黑山軍治下的百姓,則透過常山郡,代縣遷到幷州,並和每一個幷州的百姓一樣,都會擁有自己的土地。
......
一個月後,春季來臨,小草復甦,整個天地間都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樣子。
常山郡通往代縣的路上,一支五萬多人的隊伍在緩緩地行走著。
這次遷徙是這一個月中最大的一次遷徙,負責護衛百姓安全的武將正是韓成手下駐守代縣的中郎將—趙孚。
韓成一直佔據著代縣,不是因為韓成的勢力強大,幽州牧劉虞和公孫瓚不敢收回代縣。
而是因為當代縣屬於韓成以來,每個季度的稅收,韓成都從未見到過。
這並不是駐守代縣的人貪汙了,而是因為韓成吩咐過縣令閔純,稅收的十分之八都要交給幽州牧劉虞。
劉虞拿了代縣的錢,卻還不用劉虞的人馬守護,心中十分高興,便時時刻刻護著代縣。
韓成不得不這樣做,因為代縣是連線常山郡與幷州的‘紐帶’。
稅收可以不要,但代縣之地一定要掌握在韓成的手中—代縣有失,韓成則首尾不能相顧。
正當遷徙的隊伍剛剛進入到幽州境內之時,自遠而近,傳來了一陣陣馬蹄聲。
趙孚也是身經百戰之輩,說道:“將老百姓護在中間,奮武軍的將士們上前迎敵。”
士兵們聽到趙孚的話後,便組成軍陣,立在遷徙隊伍的前方,阻擋騎兵對遷徙隊伍的衝擊。
帶領這股騎兵的武將正是公孫瓚的兒子—公孫續。
見到如此陣勢,公孫續對著騎兵喊道:“繞過奮武軍的軍陣,直接襲擊百姓,能搶多少算多少;能不傷人儘量不要傷人。”
這股騎兵的將士們按照公孫續所說,搶奪了大量的物資之後,便揚長而去。
雖然百姓以及奮武軍計程車兵傷亡者不足三百餘人,但騎兵的衝擊,還是在百姓中產生了巨大的混亂。
此時的代縣縣令正是賈逵,得到遷徙隊伍被伏擊的訊息後,帶領一千人馬前來安撫百姓,終於在威逼利誘之下,將百姓們全數送入到代縣中。
待賈逵將一切事情安排妥當之後,便將事情的經過寫了下來,派一匹快馬,告訴常山郡的韓成。
韓成收到賈逵的緊急書信後,大怒道:“哼!他公孫伯圭竟然敢如此欺凌我奮武軍。當我奮武軍沒人嗎?”
便立即給幽州牧劉虞書信一封,責問劉虞為何要出兵掠奪自己治下百姓的財物?
......
幽州,位於大漢朝的東北角。
現任的幽州牧劉虞,字伯安,出身漢室宗親,是正宗的嫡系,和劉備那種八竿子打不著的皇親國戚是不一樣的。
劉虞也是真心想為漢朝做事的人,同時也可以說是漢室宗親裡面最後一個有才華、有抱負的人了。
被後世稱之為這個時代中唯一的一個‘厚道’人了。
在劉虞任命為幽州牧的期間為政寬仁,在幽州深得人心。
就連董卓專權之時,為了安定北方的幽州,也派使者授予劉虞位於‘三公’之上的大司馬之職,並進封襄賁侯。
然而,對於劉虞來說,可謂‘成也厚道,敗也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