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如此優秀,和他識人的眼光是分不開的。
張燕緊靠冀州之地,按理說最先投奔的物件應該是袁紹無疑,但張燕對袁紹並無好感。
原因是張燕攻下了鄴城,留了袁紹等人的家眷的性命,其實就是想緩和一下與袁紹等人的關係,為以後的投靠鋪好道路。
沒想到袁紹自恃出身世家,身份尊貴,對張燕等人毫不留情,尚未談判便起兵殺之。
只因為出身不同,卻讓張燕等人白白受此不平等待遇,也足以看出袁紹的心胸了。
故而張燕對袁紹好感全無,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投靠袁紹了,畢竟投靠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活著,而不是求死。
正在張燕選擇主公之時,幷州韓成的手下浮雲出現了,好像給了張燕一道曙光。
浮雲回到山寨後,先是拜見了自己,和自己說明來意,但自己掌握著將近百萬人的身家性命,怎麼能憑浮雲的一句話就率眾投靠呢?
所以張燕當場並未表態。
浮雲見勸說張燕不成,便去往和自己關係不錯的白雀部和五鹿部,勸說白雀和五鹿歸順幷州韓成。
這兩個小部落在黑山軍中,屬於勢力偏下的部落,每次分到的糧食完全不夠吃的,聽浮雲一說,便率眾跟隨浮雲投靠幷州韓成而來。
結果還未走到距離黑山軍最近的常山郡高邑縣,便被張燕派人攔下了,浮雲這才不得不來到張燕的會客大廳,探明究竟。
浮雲開門見山的對著張燕說道:“張大首領,我們黑山軍成立之時是有規定的,張大首領不能干涉各部落的去留,不知今日是什麼意思啊?”
張燕知道自己的做法十分理虧,只好說道:“浮雲首領啊,我知道你們去投靠幷州韓成。那韓成的話靠譜嗎?不會是騙我們人口的吧。我是為兄弟們的部落著想。”
浮雲一本正經的說道:“張大首領,你這麼說話,兄弟我可就是很傷心了。
分地令是我親眼所見,幷州雁門郡的百姓們也確確實實得到了土地,幷州其他郡縣的百姓也正在分田種地。
韓成此人,對所有的人都一視同仁,實在是不可多得的明主啊。
你若不信,可讓兄弟們去打聽打聽,看看我是不是說謊?”
張燕早就派人打聽了,知道浮雲所言不假。
知道自己這樣是勸不住浮雲的,便直接暴露自己的目的說道:
“浮雲首領,現在無論對於那方勢力來說,百姓都是個好東西,有了百姓就有了一切。
這麼多百姓,以前都是我張燕養著的,現在就這麼一聲不響的走了,是不是說不過去啊?”
原來張燕手下有著幾十萬的百姓,卻沒有固定的根據地,糧食一直是個大問題。
浮雲這次要帶走四萬百姓投奔韓成,張燕便想以此為藉口向韓成借一些糧食,雖然張燕還不上,但還是要先借點應應急。
浮雲一聽張燕這話,瞬間明白了—這是想要東西啊。
語氣嚴肅地說道:“張大首領啊,需要什麼是可以商量,何必動刀動槍的?萬一發生了衝突,對誰都不好啊。”
張燕見浮雲如此懂自己的意思,便不客氣的說道:“我也明人不說暗話,痛快點,兩石糧食換一個百姓。給你取個整,八萬石糧食,你們愛投靠誰投靠誰。”
浮雲心中暗道:“這價格也太高了吧。”便知道張燕這是在給自己留下了討價還價的餘地。
浮雲直言正色的說道:“不行,你這是獅子大開口啊,我不能答應你。
最多一石糧食換一個百姓,同意的話,我就寫信和我家主公韓成商量一下;不同意的話,我就自己一個人回幷州。”
張燕本意就是一石糧食換一個百姓,聽到浮雲也是這麼個價位,便說道:“好吧,看在我們多年的交情上,一石糧食換一個百姓。糧食到,我親自率軍護送你們去常山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