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覽武藝高強,在近一年與幽州公孫瓚軍的交戰中,因作戰勇猛,身先士卒,深的袁紹的喜愛。
與此同時,高覽也隱隱的成為袁紹軍中僅次於鞠義、顏良、文丑的第四人。
但袁紹考慮到高覽性格急躁,故又下令道:“逢紀任先鋒軍軍師,隨軍前行。”
並轉過頭對高覽說道:“你做決定之前,要多聽聽軍師逢紀的意見。”
至於袁紹自己,則率領四萬大軍,帶領眾將,隨後而到。
高覽辦事雷厲風行,接到軍令後,招呼了韓荀和呂曠一聲,便轉身走出廳內,召集騎兵去了。
經過一天快馬加鞭的趕路,高覽的先鋒軍距離壺關已經只有不到五十里路了。
這時,前方打探訊息的探馬來報:“有一隊三百人馬左右的散亂步兵,正朝自己方向而來。”
高覽隨即下令道:“全軍休息,第一營的一千騎兵,隨去前面看看情況。”
高覽看到眭固,便知道了壺關失守的訊息。
於是高覽帶領眭固等人回到軍中後,高覽便直接下令道:“全軍快速出擊,趁奮武軍剛剛入關,局勢不穩之際,一舉拿下壺關。”
逢紀透過眭固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又聽到了高覽的軍令後,心中道:
“幸虧主公讓自己隨軍同行了,要是讓高覽自己前來,估計壺關下就血流成河了。”
一臉著急的對著高覽說道:“高將軍且慢!我有話講。”
高覽對袁紹身邊的逢紀還是十分尊重的,面色平緩的說道:“逢軍師有不同的意見嗎?”
逢紀說道:“高將軍,我軍一路急行軍至此,士兵們早已疲憊至極。若現在再急奔五十里後,在進攻壺關,恐怕將士們的體力吃不消啊。
況且我們這次來的是騎兵,並不適合攻城戰。
不如我們緩緩行軍,到達距離壺關二十里處,安營紮寨,等待著主公率領大軍到來。”
高覽見逢紀說的有道理,自己剛剛又犯了易衝動的毛病,一臉愧疚的對著逢紀說道:“幸虧逢軍師和我一同前來的,要不然,我可就要耽誤大事了。”
話罷,便傳令軍中,依逢紀之言行軍。
壺關內,黃忠派出的探馬前來稟告:“稟告黃將軍,冀州軍的一萬先鋒軍已經在壺關東二十里處安營紮寨了。營中豎起了三面大旗,分別寫著‘高’,‘韓’,‘呂’三個大字。
在先鋒軍之後,還有四萬大軍由袁紹親自率領,浩浩蕩蕩的奔壺關而來。”
黃忠回了一聲:“知道了。”便安排快馬將此訊息報告給韓成。
黃忠知道現在不是託大的時候,僅僅憑藉著壺關內的九千多名奮武軍和兩千多名‘老弱病殘’的俘虜,是守不住壺關的。
......
此時的韓成正在長子縣城內率人盤點此戰的收穫,聽到黃忠傳來的訊息,思考一番後,便立馬下令道:“張郃校尉帶領著八千士兵掌管著長子縣內的一切事宜。”
安排結束後,韓成便帶領著自己的天龍衛隊和五千青龍軍、六千尖刀軍直奔壺關而去,畢竟現在最要緊的是—先保壺關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