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武軍人多勢眾,我家太守恐怕抵擋不住多長時間啊。
請州牧大人速速發兵,救我家太守大人啊。”
只見坐在最上首的中年男子,面如白玉,目似朗星,儒雅之姿態甚盛,此人正是冀州之主—袁紹。
自從袁紹在龍湊城下正面打敗了傲視北方的公孫瓚後,氣勢變得更加張狂了,猶如一種‘天下間捨我其誰’的感覺。
畢竟,單從掌握的勢力來看,此時袁紹的勢力,也只有其袁家兄弟袁術可與之相比擬了。
曹操,韓成,孔融,陶謙等人完全不入袁紹之眼。
聽完求援士兵的話後,袁紹心道:“上黨郡太守張揚是我的‘小弟’,這是天下人大都知道的訊息。
張揚受到攻擊,若兵強馬壯的自己不去救他,那麼自己的威名必將會受到損害啊!
可是,若自己出兵救他呢,上黨郡以後算不算是自己的了?
故而救的時候慢一點,只要拿下壺關即可,這樣既能滿足自己的威名,自己又得到了切實的利益。
畢竟壺關和張揚比起來,還是壺關更重要一些。”
想到這裡,袁紹微微一笑,對著滿廳眾人說道:“諸位對待此事怎麼看呢?”
這一廳的眾人,皆是能者之輩。
文士有田豐,郭圖,逢紀,許攸,荀諶,陳琳,辛評,辛毗,董昭等;
武將有顏良,文丑,鞠義,高覽,郭援,高槐,呂曠,焦觸等和剛剛從張揚處投奔而來的呂布。
確實是一副人才雲集的景象。
袁紹手下的眾謀士一向不和,但此次聽到主公袁紹的問話後,竟然沒起爭論,一致認為,應該出兵救援張揚。
袁紹見眾謀士破天荒的沒有反對爭論之聲,便給自己最喜歡的謀士郭圖使了個眼色。
郭圖看到袁紹的眼色,心領意會地說道:
“幷州的韓成出動的人馬定然是騎兵,南下的速度飛快;
而我冀州軍多以步兵為主,就算同時出兵,待韓成拿下上黨郡之時,我們冀州的人馬也不一定能夠到達上黨郡的地盤。
若我們的大軍長途跋涉之後卻要強攻城池,對我方極其不利。
所以說,我認為我們此次出兵的重點應該在壺關,只要我們的先鋒軍拿下壺關,韓成就會投鼠忌器,就不會輕易地攻打上黨郡了。
這也是‘圍魏救趙’之策。
當然,先鋒軍佔領壺關之後,對於上黨郡的張揚,能救就救;救不了的話,我們也已經盡力了。”
袁紹看到郭圖說完,廳內的眾武將皆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對郭圖使了一個讚許的目光,然後下令道:
“先鋒軍以大將高覽為主將,韓荀和呂曠兩人為副將,點齊一萬騎兵,依公則之策迅速救援張揚,務必拿下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