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三國之鐵騎南下 > 第一卷幷州風雲 第六十五章韓成分地

第一卷幷州風雲 第六十五章韓成分地 (第1/2頁)

雁門郡

經過了雁門關下一番談判之後,韓成和南匈奴大首領呼廚泉想法統一,基本達成共識。

南匈奴軍退回幷州北部,而婁煩關,婁煩縣和陰館縣,這兩縣一關之地,成了韓成的領地。

待談判結束,韓成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先去傷兵營,安撫傷兵。

這是韓成的慣例了,士兵身體受傷已經很痛苦了,可不能再讓他們傷心了。

韓成親自去往傷兵營一趟,即使受傷很重計程車兵,內心也深懷感激之情,因為將軍沒有忘記我們,將軍還記得他們這群受傷的人。

韓成從傷兵營出來,下令將陣亡後無處安葬的將士葬在一起,在雁門關南城門外修建忠烈祠,奮武軍陣亡計程車兵們的名字都可寫入忠烈祠,受奮武軍的世代供奉。

這一仗共俘獲了八千多匹戰馬,透過談判,還給南匈奴六千匹戰馬後,還剩兩千多匹。當然憑著韓成的性格,留下的必然都是優秀的戰馬。

婁煩關中被南匈奴所俘虜的兩千士兵,都被放了回來。

其中有些深感韓成的大恩大德,主動要求加入奮武軍;但有些人不願再參與戰爭,想回家,韓成卻不批准。

將這些士兵和當時募得的三千新兵打散,編入到自己的奮武軍中。

現在正是韓成缺人的時候,這些良好的兵源,韓成可不想放過。

再說了,他們可以給雁門郡三大家族賣命,卻不能給自己奮武軍賣命嗎?

經過一番訓練選拔後,將其中表現優異且騎術精湛者或者箭術超群者選拔出來,補充到青龍營和強弓營。

雖然韓成在幷州的軍隊由這場戰前的一萬四千人銳減少到現在的一萬兩千人。

但這一萬兩千人可都是經過戰爭洗禮過的精銳之軍,不是剛開始那一萬四千人所能比擬的。

韓成的地盤從四縣一關擴充套件到六縣兩關,整個雁門郡關內都屬於韓成的地方了,韓成也把郡治所從平城縣搬到了陰館縣。

關於軍隊駐紮的問題,韓成聽取了長史沮授的建議,分開駐紮。

青龍營已經擴充套件到六千五百餘人,由潘鳳率領,駐紮在陰館縣外。

陰館縣是雁門郡的治所,也是一個戰略要地,按照青龍營的速度,到達婁煩關及雁門關,最多需要兩個時辰;到達其他縣城,最遠的也就四個時辰。

而強弓營的三千士兵,其中兩千由魏延帶領,在加上一千士兵,共三千餘人,駐紮在雁門關,一邊看守俘虜重建城牆,一邊加強士兵訓練。

剩下的一千強弓營和兩千士兵由張郃率領,駐紮在婁煩關。

自從繳獲了大量的戰馬,軍中戰馬充足,兩關之地各安排了不下五百的戰馬,一是打探訊息之用,二是訓練騎術,好成為青龍營的後備力量。

......

臨近新年了,徐邈以及平城縣的官吏更加繁忙了。

主要是為年後重新劃分土地做好準備。

這就既需要對可用土地進行面積測量,又需要按照標準對每一戶的人員情況進行統計核查,這些繁瑣的工作不僅需要大量的時間,還需要大量的人手,這就導致了平城縣的官員們繁忙不堪。

韓成出於對陣亡將士們的撫卹,在分地令上又加上了一條:家中男子參軍戰死者,可多分三畝下等土地。

且第一年免稅;第二年只收取一半稅,十八取一;第三年恢復正常,九取其一,算是對陣亡的將士們變相的彌補方式吧。

告示一出,家中有人參軍且陣亡的百姓們皆大呼韓成仁義,也讓原來沒參軍,或者沒選拔上的人大感失望,那個士兵不希望將軍如此?

徐邈將分土地事宜分兩步進行,第一步先是將原先城中百姓的土地,按照分地令的標準補足。

在平城縣原來居住的各家各戶都有或多或少的土地,但和韓成將要分給他們的土地數量相差甚遠。

於是在過完新年,正月初八這天,天還沒亮,原來在平城縣的擁有土地的百姓都聚到城外準備分地的地點,等待著土地的劃分。

雖然在年前這些人的家中人數早就上交給了平城縣衙,縣衙也已經派人一一核實並通知他們,正月初八辰時到達分地地點就可以,承諾一定將土地分給他們。

但在這個年代,土地是農民的命,有了土地,才有吃的,才有活下去的可能。

這個時候,大家在家也都待不住,所以早早地就來了。

最新小說: 大唐:開局為李二獻上避坑指南 掠奪諸天 同窗生活 轉世成公主 網遊之超神殿堂 團子家族之幻想 被我渣過的陰間男主反穿開盒了 [咒回]鬼神的新娘 龍珠之超越極限 夢貘王 世子為何如此作死 主母被聽心聲,滿門炮灰擺爛吃瓜 仙旅燃冬 八零和年代文大佬假結婚後 好記甜品 嬌作女配覺醒了[快穿] 開啟方式錯誤的一擊男 孤與暗衛 師妹她過分撩人 快傳之炮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