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一個必要的小組即可。”蘇遠山回答著,又補充道:“注意保密。”
克勞德便輕輕地呼了口氣,他點點頭,啪地點上了一根香菸。吐了一口菸圈後,他微微一笑:“這個小組那可是養老小組了。”
“未必,說不定是功勳小組。”李明柳接過話,又和高曉第對視了一眼後道:“那我們這邊呢?也是成立個必要的小組嗎?還是你來?”
李明柳知道遠芯CPU部門有個天然優勢,就是他們有蘇遠山這個怪胎。
如果蘇遠山現在就拿出一份64位處理器的架構來,李明柳也會毫不懷疑的。
“我不行,64位的指令集需要重新設計,而且工作量極大……這不是我一個人能搞定的。”蘇遠山輕輕呼了口氣,想著後世的指令集檔案便一陣頭大:“也必須要成立一個團隊才行。”
“嗯,回去後再說。”李明柳點頭:“那麼,接下來的架構呢?是直接對索爾架構進行完善還是怎麼?”
“索爾架構現在看起來比較先進,但它是基於0.5微米制程設計的,當製程提高後,它便會顯得有些先天不足了。”蘇遠山說著笑了笑道:“所以,接下來主要攻關的架構,我們要集中在0.18微米工藝能實現的設計。”
“然後它不僅僅要滿足0.18微米,還需要考慮到0.13乃至更高的工藝下的進化……”
蘇遠山敲了敲鉛筆:“來,我們考慮考慮,在0.18微米下,能夠安排多少電晶體進核心,又能夠安排多少功能進核心。”
……
很快臨近軟體展,相比第一屆的弱勢,這次國內的軟體企業多了許多。
——國內向來如此,當看到國家對軟體展會,對計算機技術的支援和投入不斷加大之後,各路英雄好漢便會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
而國際軟體行業中,更多的則是諸如戴維森這樣的軟體發行商多了起來。
這也意味著,省城搞的這個軟體展,確實已經由面子工程轉為了漸漸受到國際軟體行業所關注的展會——一旦省城繼續搞下去,那麼被世界認可,那幾乎就沒什麼懸念了。
求伯軍和史大柱在展會的前一天來到了遠芯。
“每次看到遠芯科技園,我都有個想法,什麼時候你把我們收購了算球……”史大柱望著嶙峋的湖面,一臉羨慕地開著玩笑。
相比求伯軍,他和蘇遠山的郵件往來要頻繁許多,因此也要熟悉很多。
“呵呵,可以啊,你開個價。”蘇遠山也順著史大柱的話開著玩笑。
“真的假的?”
“……假的,你來了我沒地方安。”蘇遠山呵呵一笑。
史大柱和求伯軍也同時笑起來。
兩人也感覺現在這樣也挺好,他們起碼和蘇遠山的關係是平等的。
嗯……雖然他們也知道,在遠芯,其實蘇遠山從來都沒有擺出老闆的架子。
這人全靠技術征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