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一月後,蘇遠山的工作也忙了起來。一方面他要接管席小丁的工作負責收尾,另一方面還得和秦為民一起完善基於精簡指令集的YX01的架構。
田耀明的小組,在蘇遠山拿回了霍華德的設計後很快從中獲得了靈感——畢竟都是全雙工基帶,原理都是一樣,只是標準不同,因此通訊部門的進度立刻快了起來。
至於李明柳的VCD小組,在完成兩塊主要晶片的設計後已經在進行最後的PCB和器件設計。估計等到流片完成他們就能造出工程樣機。
同時蘇遠山一直念念不忘的地也終於在省市裡的相關領導走了一趟遠芯,看過遠芯的科技園規劃後批了下來,而且大筆一揮就是五百畝,這讓蘇遠山頗為喜出望外。不由得感慨現在從上面到地方,各級政府是真窮瘋了。
畢竟在省城領導眼中,遠芯目前還屬於沒有“根基”的軟體企業,要是不給塊地把廟修好,指不定哪天遠芯就直接搬家走了——丟了一個每年可以創下數千萬上億外匯的企業,這個責任是需要有人拿帽子說話的。
……
日曆翻過十一月。
蘇遠山被母親早早就叫起了床,讓早點和父親一起去學校大禮堂等待“答辯”。
“媽,爸不是都說我是特等獎嘛,你慌什麼。”蘇遠山錯了搓臉,雙目無神,盯著雞蛋很是無奈。
“正是因為特等獎所以你態度才要端正!”張秀雲給兒子剝好雞蛋,不停嘮叨:“你爸是評委,你更不能出一點差錯,要讓人無話可說。”
蘇遠山嘆了口氣,開始吃雞蛋。
蘇星河笑眯眯的看著兒子,眼中的驕傲自豪怎麼也掩飾不住。而且他也發現了,只有在家裡的時候,自己兒子才表現出真正十七八歲的少年的情緒。在外面,蘇遠山雖然平時都微笑掛在臉上,可和他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蘇遠山可不是年輕人那種不經世事的傻樂,更多的是一份歷經人生的淡然。
或許這孩子是真操心太多,以至於太成熟了。
想到這裡,蘇星河又心疼起兒子起來。
張秀雲又給父子倆拿來外套,仔仔細細地替爺倆打扮了一番後才放兩人出門。
“爸,聽說今天省臺要來錄影?”蘇遠山手揣在兜裡,和父親並肩走在小道上。
“要來,而且據說還要往國臺報。你要知道,國家從上到下都很重視這次比賽的。所以你小子回答問題的時候悠著點。”蘇星河笑道。
“沒問題。不過……你們能找出來有價值的問題嗎?”
“咦?你小子……”
父子倆一路笑著聊天,走進禮堂。
看著幾個漂亮的學姐站在門口指引,蘇遠山心中就是一樂——看來電科這是真是下血本了,這些漂亮學姐那可都是電科的寶貝,平時別說湊齊,能看到都得憑運氣。畢竟電科的男女比例居全國高校之首——達到了駭人聽聞的7:1。
由於是週末,除了前面兩排是前來答辯的參賽選手和指導老師之外,後面全是前來觀摩的電科學生,大家都嗡嗡說著話,把禮堂變成了個菜市場。
鑑於自己是地頭蛇,蘇遠山就在中間挨著過道的地方隨便找了個位置坐下。一邊和身邊的學長聊著天,一邊打量著前面兩排的參賽選手。
雖然距離較遠看不清臉什麼的,但他還是數出來了,這些選手同樣是男多女少,而且幾乎每個人都是和指導老師一起來的。
學生得了全國大獎,這種榮耀,老師怎麼都要分一杯羹的。
隨著電視臺記者架好機位,以電科的上級主管機電部領導為首的裁判開始入場。
蘇遠山數了一下,裁判一共有七人,除了機電部領導之外,包括父親在內三人是電科的,還有三人分別是西電,桂電,杭電的三位教授——好吧,機械電子工業部手下四大金剛全來了。
接著,一個漂亮的學姐手持話筒站上前臺,請周振中校長髮表了一通熱情洋溢的開場白後,宣佈陳述開始。
“下面請孫國橋同學上臺。”
流程大家都懂,這不是領獎,而是接受質疑和問詢,所以沒有掌聲。所有人都望向從第一排走出的一個瘦弱小夥。
“孫國橋同學是省航空工業學校的二年級學生,這次他的參賽作品是電子鎮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