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萬超正如往常那樣坐在一旁的會客沙發上翻著書喝咖啡,他臉上雖然淡定,但心裡還是頗有些緊張。自嘲的笑了笑,他將注意力放在離散數學上。
他和李明柳是同時進的遠芯,那時候遠芯還只有三十幾號人,大家都在忙著搞程式,遠不像現在這樣一口氣扯了幾個部門,還分公司都開到了矽谷。EDA開發完成後,李明柳被席小丁推薦成了商用IC設計部門的負責人,而他則被席小丁提起來成了EDA部門的實際負責人,工資級別和田博士李明柳等人一致。唯一的麻煩就是樓下暫時沒有獨立辦公室,而樓上又沒裝修好,只能讓他呆在工位區。
在席小丁離開後,他就知道這個辦公室遲早是自己的。不過每次看到門上那個技術總監牌子時,蔣萬超都覺得有點心虛——他即便搬進來,也不敢掛這個牌子。
除了剛進來的新人,誰都知道遠芯程式設計最強的那個人是誰。
“蔣師兄。”
“小蘇總。”蔣萬超聽到蘇遠山進門,連忙收起旖旎思緒,放下書站起來。
“我幫席師兄收拾下,到時候這辦公室就你用了。”蘇遠山開啟抽屜,翻了一下,發現裡面除了零食就再沒什麼,於是把零食都掏出來放在桌上,一臉無奈:“這人真是屬倉鼠的。”
蔣萬超呵呵一笑:“等會我拿去給曲慧她們,反正她們也經常來席師兄這裡蹭零食。”
“好的。”蘇遠山隨口回答,開啟電腦輸入密碼,順著席小丁的吩咐開啟了一份檔案。
這份檔案是整個遠芯軟體部門所有成員的能力評估和優缺點總結,算是他作為一個專門負責軟體的技術總監留下的寶貴財富。
蘇遠山迅速掃了一眼後,把檔案複製進軟盤,又關掉電腦,拔下插線。
“席師兄的電腦等會直接封存起來,你就搬進來——牌子要不要保留?”
“別,還是換掉。”蔣萬超趕緊搖頭:“席師兄的活兒我勉強能幹,但他這位置我坐不下來。”蔣萬超說著舉起書,苦笑道:“他走之前喊我多看看這個,多鑽研一下演算法。我自詡高數還行,可真深研下去,發現不是數學專業真的有點難。”
“是啊。”蘇遠山嘆了口氣,點頭道:“目前演算法領域就算國外也才起步,席師兄算是大拿級人物了。”
蔣萬超忍了忍,還是沒忍住:“那你呢?”
蘇遠山呵呵一笑:“我?半吊子。”
“……”蔣萬超忍不住在心底翻了個白眼,目前遠芯EDA的演算法專利,他和席小丁幾乎一人一半這還叫半吊子?
“哈哈,你先搬辦公室,然後晚點把工作進度給我看看,我們爭取在年底前把合併工程的功能弄完,然後你們就要搞乙太網網路協同了。”
在區域網的標準尚未完全統一之前,蘇遠山並沒有著急著搞網路協同開發功能,而是先開發出了工程合併功能——簡單的來說就是可以數臺電腦同時開發不同的模組,最後合併在一起。這樣的好處是能極大地提高效率——也是蘇遠山給同行們準備的第二棒。
當同行醒悟過來準備抄襲時,乙太網會剛好成為區域網的標準,到時候同行會迎來他的第三棒。
如果同行還不死心還要掙扎,他會祭出最後一棒——3D重疊多層設計。
未來只有把電路從目前的2D平鋪變成3D的多層堆疊,才能在一片指甲蓋大小的晶圓裡裝下數十億個電晶體——那個技術叫FinFET(鰭式場效應電晶體),將會在99年由臺積電的胡正明教授發明出來。到那時,晶圓廠和EDA將會徹底捆綁在一起。
如果這都幹不死那些同行,只能說他們不是資本主義……是他孃的國家扶持。
……
回到自己辦公室沒多久,蘇遠山的電話便響起,是來自海峽對岸。
電話中,林永固似乎在微笑:“小蘇總,沒打擾到你吧?”
“林總的電話怎麼會是打擾?”蘇遠山笑道。
“呵呵,那就好。”林永固沉吟了一下,斟酌著道:“我聽到訊息,公司已經決定和你們合作。”
“嗯?”蘇遠山眉毛一飛,但瞬間便冷靜下來,他知道,林永固用這種非正式的方式告訴自己,顯然不是板上釘釘,他沉聲問道:“然後呢?”
“主要是還需要得到政府那邊的許可,所以一切都還是未知數,就沒正式聯絡你們。”林永固笑了笑,又彷彿很隨意的道:“據說Synopsys全員進駐了Intel,我們這邊的技術支援都撤得只剩一個新人了。”
蘇遠山眉毛慢慢放緩,輕輕一笑:“多謝林大哥,下次你過來我一定陪你喝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