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方看過來,皚皚白雪之下,剃刀般的峽谷之間,一條赤紅色的顏色仿若一條熔岩之河。
巨大的色差和奇異的景色結合在一起,給人一種異樣的視覺衝擊。
不過稍微仔細點觀察之後就能發現,“熔岩河流”之上的白雪絲毫沒有融化的跡象,而“熔岩河”的上方又沒有白色的水汽,所以之前來到這裡的時候陳徵就已經知道所謂的“熔岩河流”是怎麼回事。
在陳徵的木簡地圖上,這條宛如剃刀般的赤紅峽谷上所標註的是“疑似鐵礦”,準確來說陳徵懷疑是這條峽谷中有一條赤鐵礦礦脈。
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Fe2O3(三氧化二鐵),雖然其他其他含鐵的礦脈也有呈現紅色的,不過結合這個峽谷地形的話,赤鐵礦的可能就很大了,因為赤鐵礦礦脈多為沉積而成,這裡的地形正適合礦脈形成。
人類文明的進步,總是伴隨著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發展。甚至人類文明的時代劃分都會用“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等代稱。
對於陳徵來說,在發現怪魚水晶的用途之前,他對金屬材料的需求並不高。伐木、雕刻有光劍,切肉有匕首,就算陳徵計劃蓋的那間木屋,也沒有用到任何金屬製品的計劃。
有著優質硬木,同時又有著光劍這樣的超級加工手段,僅止於求生的話的確不需要任何金屬了。
不過,當陳徵得知怪魚水晶的用途止之後,冶煉金屬的就提上了日程。很多想法都要在有著金屬的支撐之後才有可能實現。
所以,陳徵來到了這裡。
嘴裡嚼著烤魚片,陳徵用力的撐著雪杖,慢慢的滑向了這個赤紅色的峽谷。
隨著漸漸接近,陳徵對於他之前的判斷漸漸懷疑起來。
這裡的顏色過於鮮豔了,如果是赤鐵礦的話,顏色應該更加暗沉一些才對。
帶著這樣的疑問,陳徵加快了速度,當他來到這剃刀般的峽谷入口後,看著牆壁上“生長”著的那些鮮紅色的方晶塊,不由得有些愣神。
這根本就不是什麼赤鐵礦,而是赤銅礦礦脈!
陳徵隨手敲下一塊赤銅礦結晶,沉甸甸的方晶石微微有些透明,仿若某種不知名的寶石。正片峽谷之中到處都是這樣晶瑩透的寶物。
這些方晶柱的主要成分是Cu2O(氧化亞銅),是一種含銅量超過88%的高品位礦藏,在地球上的分佈很少,產量較低,相較於常見的綠色氯銅礦,很多人都沒見過赤銅礦實物。
不過此時,一座巨大的赤銅的露天礦脈就這麼擺在了陳徵面前,這要是放在地球上將會是一筆天文數字的巨大的財富。可現在,對於陳徵來說其實這條礦脈還不如一條更廉價的赤鐵礦。
“算了……有總比沒有強……”
陳徵稍稍安慰了下自己。
雖然銅要比鐵貴得多,但可惜的是銅的硬度稍低,高硬度銅合金的技術又太高階,至少陳徵從未透過這種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