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出來,給胡力爭和後面沒有打上菜的三位老師再打點菜。師傅們不夠的話,你們再做點兒。”邵興旺說。
“河山,中午孩子們‘午讀’時間,沒課的老師和餐廳全體師傅,到會議室開個會,你負責通知一下。”邵興旺說。
“好的。”馬河山說。
12:30,學生們吃完飯,在班主任老師的組織下陸續回宿舍午休。
13:40,起床洗臉上廁所。
13:50—14:20的半個小時,是學生們的“午讀”時間。
“晨誦、午讀、暮省”,這是朱永新博士新教育實驗倡導的一種迴歸樸素的兒童生活方式。邵興旺覺得好,直接拿來用。
晨誦就是與黎明共舞,讓朗誦詩歌開啟一天的學習;午讀就是讓學生們閱讀屬於他們自己年齡段的童書;暮省就是學生每天在完成學業以後,用隨筆和日記等記錄每天的生活,並與老師相互編織。
學校會議室,老師們和廚師們圍坐在一起,開會。
“今天召集大家來,開個短會,商量一下學校食堂目前所面臨的問題。”邵興旺說。
“這有啥可商量的,沒錢,就直接向上級部門打報告,要唄!”胡力爭說。
“這個辦法我已經試了幾次了,縣上財政緊張,只給這麼多。”邵興旺說。
“可以讓家長交點伙食費。學生們上學免費,住宿免費,不能吃飯也免費吧!這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啊?”喬美娥說。
“喬大姐說得沒錯。可教育局給家長們已經承諾了,到山下學校上學,一分錢不收。”邵興旺說。
“這也行不通,那也行不通,乾脆,都喝西北風得了!”胡力爭說。
“閉上你的烏鴉嘴。說點好聽的,行不行?”侯文榮懟了一句胡力爭。
胡力爭白了侯文榮一眼。
“呵呵呵,呵呵呵,我倒是有個好主意,不知道大家同不同意?”邵興旺說。
“快說,領導,啥好主意?”鄭一燕問。
“我們一起來唱首歌?”邵興旺站了起來。
“啥歌?”
“南泥灣。”
“方燕妮老師起頭。”邵興旺說。
“花籃的花兒香,一起唱。”
花籃的花兒香,
聽我來唱一唱,唱一呀唱,
來到了南泥灣,
南泥灣好地方,好地呀方,
好地方來好風光,
好地方來好風光,
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
當年的南泥灣,
到處呀是荒山,
沒呀人煙,
如今的南泥灣,
與往年不一般,不一呀般,
如今的南泥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