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有這樣一部電視劇,它經費緊張,沒什麼大牌影星,劇風樸素,臺詞還有些粗鄙,卻在2005年以10.2%的收視率奪得了全國電視劇收視率排行榜第一。
它叫《亮劍》。
在紅劇無數的上輩子,《亮劍》整部的經費只夠2016年某些電視劇拍攝兩集,但是從2005年至方言穿越之前,《亮劍》一出,依舊橫掃一片。
方言想翻拍成電影的,正是《亮劍》。
《亮劍》原著是都梁寫的同名小說,全本大概就兩指厚,並且原文後期有些內容可以刪減掉,從這個角度來說,《亮劍》其實是一部很合適的電影劇本。
上輩子亮劍沒有拍成電影原因有很多,有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李幼斌版的李雲龍形象實在是深入人心了。
地球上翻拍的黃志剛《亮劍》成績不好的原因,總結起來其實就是一句話,李幼斌演的是李雲龍,黃志剛演的是李幼斌。
不過在雲遙大陸,《亮劍》沒有人看過,那麼方言如果拍《亮劍》,雲遙大陸版的李雲龍是什麼樣就完全由方言來描述了。
其次,方言拍《亮劍》可以藉助到奇蹟戰爭慶典的這股大風。
無論是白老爺子和聞人雨薇的話,亦或是小吃貨的遭遇,以及皇室對這次慶典所下的力度,都從側面反映出了一點,那就是帝國的民眾已經漸漸忘記甚至在否定當初那場戰爭。
這時候,要是有一部內容充實,傾向積極的魔影出現,帝國會視若無物?
帝國之前並不是沒有過引導輿論的嘗試,皇室曾經花了極大的成本,邀請了多位大陸上有名的舞劇演員在帝國各地表演奇蹟戰爭的舞劇,但每次效果都不理想。
其實原因很簡單,舞臺劇的範圍才多大?戰爭的龐大場面絕對不是幾個人在舞臺上嗯嗯啊啊就能演出來的,還原不了戰爭的悲壯、戰士們的艱苦以及為了勝利的奮不顧身,演出來的劇能有好效果嗎?
帝國也很清楚這些原因,但依舊每年投入了大量經費在其中,可見帝國對控制輿論導向之渴望,哪怕是對帝國民眾有一絲絲的影響,帝國都願意付出大代價投入其中。
如果方言能拿出一部激勵民眾愛國情懷的電影出來,在有三大學院做靠山的情況下,帝國只會做一件事——把這部電影推廣到每個有留影水晶的城鎮。
甚至因此獲得軍方的好感也是很可能的,一位帝國烈士的孩子拍出對帝國和軍方有極大正面意義的電影,軍方肯定會承方言這個情,這樣一來,以後方言想拍有戰爭場面的電影人力方面就會簡單許多了。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方言翻拍的《亮劍》值得一看。
方言對值得一看這個詞的定位是最少要達到地球上《亮劍》實際效果的四分之一。
不要認為四分之一太少了,雲遙大陸是沒有任何電影電視劇出現的先例的,雲遙人對電影的欣賞品鑑能力幾乎是0。
地球上電影剛誕生時那些演員的演技,放在2017年橫店的隨便一個資深群演都能把他秒成渣,但在電影剛出現的時候影院依舊是場場爆滿。
當然這裡的電影指的是有聲電影,無聲電影的那些演員任誰都要豎個大拇指的,那些是真正的老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