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祝餘的生日 長壽面
第四十七章祝餘的生日
村民挨家挨戶都按照阿蔔杜說的那樣在小院兒門口搭好了土籬笆, 外面大片大片還沒來得及開荒的土地,祝餘讓大家挖土層下三十厘米比較濕潤的土,再把這些新土填到搭好的土籬笆裡,沒兩天的功夫就全都準備好了。
今天天氣不錯, 祝餘拿著種子出門的時候, 獨屬於春天的暖陽慷慨地傾灑在大地上, 暖烘烘的。
祝餘今天的心情也像天氣一樣很不錯,她哼著沒人聽過的歌兒, 懷裡抱著一袋花生種子快步走到人群中間,眼睛笑成了彎彎的月牙,說道:“老鄉們, 一人一小把。”
說著,她便開始熱情地分發種子,接過種子的老鄉小心翼翼地將花生捧在手心, 仔細端詳, 還用維語問起了阿蔔杜:“這個長得跟我那天吃過的花生果子一樣, 確定是種子嗎?”
阿蔔杜笑著把村民的疑惑告訴了祝餘,祝餘倒也不惱, 而是認真地回答道:“那當然了, 到時候你們就會知道,花生的種子就是果子、果子就是種子, 畢竟都在地底下呢。”
這下阿蔔杜自己都好奇了,他還沒見過這種奇怪的堅果呢,長在地底下?
祝餘看到阿蔔杜的表情, 說道:“是啊。”
“那我們怎麼知道花生長的怎麼樣?”阿蔔杜一本正經地問著,他是真的好奇,“果子看不見, 不知道長的怎麼樣,要不要澆水啊。”
祝餘笑笑:“看地面上的葉子啊,如果葉子很健康,果子也會很健康,如果葉子蔫蔫的,肯定也長不出好果子啊。”
正說著,所有生花生也都分發完畢。
祝餘拍了拍手,清了清嗓子,神色也變得認真起來,說道:“大家圍過來,我在熱依拉家這裡給做個示範,其實種花生很簡單。”
說著阿蔔杜也自覺地圍過來翻譯,有不少人看不見,著急地往前擠,阿蔔杜趕忙說道:“哎!一批一批地來嘛!不要急!看會了的也可以給其他人講的呢!”
祝餘已經拿起了小鐵鍬一腳踏上到了籬笆內的厚土層上:“首先,挖坑的時候,深度得把握好,大概三、四厘米就可以了。”
祝餘一邊說著一邊還手舞足蹈地表演起來:“要是挖得太深,花生種子就像被關進了地底下了一樣,鑽不出來見不到太陽咯。”
大家都看著會心一笑。
“每個坑裡呢,放上兩三顆種子,我給你們的種子都夠,這就好比給未來的花生們找好鄰居,相互陪伴著,就像你們一樣。”祝餘做了個形象的比喻,畢竟這樣種能大大提高出苗率。
“放好種子後,再輕輕蓋上一層土,動作一定要輕柔,千萬別壓得太實,不然花生們可就‘喘不過氣’啦!” 祝餘說道,“種過棉花的肯定懂。”
眾人聽得全神貫注,不少婦女點頭表示明白。
祝餘稍作停頓,接著說道:“種完之後,一定要澆透水,讓種子能喝飽水,可也不能澆太多,不然花生就會被淹死在水裡了。”
大家一邊聽,一邊在心裡默默記下祝餘叮囑的每一個注意事項。
等祝餘一講完,大家都摩拳擦掌地去自己門前的土籬笆裡種花生去了。
祝餘做著示範的功夫就已經幫熱依拉家種完了花生,所以在別人家都熱火朝天種花生的時候,祝餘反而在熱依拉家裡順便幫她們家種上今年的葡萄。
剛邁進熱依拉家的院子,祝餘便犯了“職業病”。
種葡萄之前,祝餘本能地蹲下身子,動作嫻熟地抓起了一把葡萄圃裡的土,放在掌心反複揉搓,感受著土壤的細膩與粗糙。
這些土常年種葡萄,可肥力在新疆這樣的土質條件下已經可以算是一等一的好了。
祝餘只透過看葡萄土就知道自己種花生的選擇沒錯。
對肥力要求比較高的植物,如果土質差強人意的話,就只能寄希望於種植的人能精耕細作上點心照顧了,這也是祝餘為什麼寧可讓大家去開新地挖土回來都不考慮在野外開闢一塊新的地的原因。
果然,家家戶戶精緻打理的葡萄土就是最好的證明。
種葡萄倒不難,更何況葡萄在新疆的歷史可就悠久了,祝餘幫著熱依拉媽媽種好後,祝餘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習慣使然地講起了澆水要點:“第一次澆水一定要澆透,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定根水......”
對上熱依拉媽媽清澈的眼神,祝餘才後知後覺意識到人家根本聽不懂這麼複雜的漢語,連忙不好意思地撓頭笑了笑:“不好意思呀。”
熱依拉媽媽在女兒的熱情鼓動下已經學會一些簡單的漢語詞彙,但也只限於一個詞一個詞往外蹦了。
“謝謝,小魚。”熱依拉媽媽說得最順口的兩個詞恐怕就是這兩個詞了,聽得祝餘心中一陣妥帖。
五月。
當清晨第一縷金色的陽光如碎金般傾灑而下時,首先照亮的一定是農人精心照料的農田。
微風輕拂,帶來絲絲縷縷的清甜,空氣中,泥土的質樸醇香、不知名的野花初綻時的淡雅交織;抬頭仰望湛藍澄澈的天空,純淨得沒有一絲雜質,天空中潔白如雪的雲朵,悠然自在地飄蕩。
遠處的雪山、山腳下的草茵、田野間鬱郁蔥蔥的麥苗、清澈見底的坎兒井。
村莊各家小院兒裡的葡萄藤沿著木架肆意攀爬,已經長出了新生的嫩綠葉子。
祝餘就躺在熱依拉家葡萄架下的土炕上悠哉悠哉地享受農閑時光,熱依拉去學校前告訴她:傳說,新疆的五月是天山神女灑下祝福的時節,陽光是神女溫柔的眼神,微風是神女輕柔的撫摸,這片土地上一切的一切都在神女的保佑下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