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下雞蛋 你帶我去你們團部吧
第三十五章雞下蛋了
“變?”祝餘斜眼看了一眼穆陽, “哈哈哈聽你說的跟我會戲法似的。”
穆蘭也納悶:“哥?我沒跟你說過啊?”
穆陽愣了愣:“說什麼?”
“這酒麴是祝餘自己做的啊。”穆蘭說道。
“什麼時候的事兒?”穆陽徹底呆在了原地,“不是?等等,祝餘還會做酒麴?”
他的問題實在是太多,穆蘭只得簡單回答道:“那不廢話嗎?不然祝餘現在用的是什麼?你真以為她會戲法啊?”
祝餘笑笑:“就是去年剛種下高粱的時候, 當時農閑嘛, 閑著也是閑著, 我就想起我爺爺用小麥做酒麴的事兒,想著自己做做, 不成功的話再找嶽三川打申請去弄點酒麴回來就是了。”
她這話說得輕巧,但酒麴的製作可沒她說得那麼輕松。
光是把蒸熟的小麥發酵就失敗了十幾個版本,為此禍禍了熱依拉家不少小麥, 熱依拉媽媽還安慰她反正他們家人口少,祝餘這才硬著頭皮繼續做下去。
穆蘭現在都還記得一掀開遮布,在木墊上看到黑黢黢的黴菌時的震撼, 祝餘不斷調整著遮布厚度與溫度、灑水的頻率與濕度, 還好小麥爭氣, 終於發酵好了。
做酒麴要先做一點曲種作為引子,解決這個之後, 祝餘幹脆泡在了熱依拉家的小院子裡。
煮好的小麥瀝幹水分、大火蒸煮, 直到小麥熟而不爛,再撈出來晾涼。
用手均勻地把曲種灑在晾涼的小麥上, 再蓋上打濕的布搭著保持適度,等待發酵的過程每天只需要翻動一次。
六天後,祝餘在熱依拉家掀開了擋布, 曲料表面上已經出現了淡奶色的菌絲。
這是最傳統也是最簡單的酒麴製作過程,但這股熟悉的酒香在空氣中彌漫開時,帶著淡淡甜味和醇厚的發酵味道仍然把祝餘的記憶拉回了她的小時候。
農村的老院子, 斑駁的光影隨著微風輕輕搖曳。
爺爺蹲在院子的一角,手裡捧著一把剛蒸好的小麥,熱氣騰騰的麥香混合著泥土的芬芳,彌漫在整個院子裡,奶奶則坐在一旁的木椅上,手裡拿著一把蒲扇輕輕地搖著。
那個時候爺爺還不老,手上動作雖快卻穩,蒸好的小麥攤開撒上曲種,小祝餘總是會心急又調皮地故意伸手戳一戳。
但小祝餘的動作總會被爺爺發現,老人家笑著攔住她後還要裝模作樣地打打她的手,祝餘不覺得騰、只覺得好玩。
爺爺說:別著急,等它發酵好了,自然就能聞到香味兒咯。
人生中很多事情也是如此,等它發酵好了,無需心急,自然就聞到香味兒了。
就像現在,就像此刻。
酒麴的香氣淡淡的,帶著一絲甜膩的醉意,把祝餘從記憶中又拉了回來。
熱依拉媽媽正連連對著祝餘比著大拇指:“好、好、亞克西、亞克西!”
祝餘回過神來笑笑,接下裡的幾天裡,在熱依拉一家的幫助下,把發酵好的曲料通風晾幹後就妥帖地收了起來,幹燥後的酒麴可以儲存很長的時間。
穆陽聽完長大了口:“你幹這麼大的事兒都不跟我們說啊。”
祝餘聳了聳肩膀:“其實,我也就是試試,沒想著真的能成,畢竟新疆跟我老家的氣候差別還是很大的。”
“你牛。”穆陽伸手比了個大拇指,“你是真牛。”
祝餘心情不錯,趙柏也有模有樣地在旁邊拍著祝餘馬屁,對穆陽說道:“怎麼?你才知道祝餘很牛啊。”
聞言,祝餘哈哈大笑,笑夠了之後祝餘拍拍手,對村長說道:“好了,接下來就是等候發酵了。”
發酵的過程需要時間,村長指揮著大家將木桶搬到了閑置的小屋,蓋上厚厚的草蓆,還在草蓆上壓了兩塊大石頭。
剛釀上酒,嶽三川就回來了。
他遠遠地看見村口老楊樹下聚了不少人,開車過來後也停了下來:“在弄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