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釀高粱酒 一顆紅心,兩手準備
第三十四章-釀高粱酒
祝餘並沒有在失落, 她只是地頭思索著該如何開口,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衣角邊緣,心裡盤算上種棉花的事兒,這個表情與動作落在嶽三川眼裡倒成了十足十的失落傷心。
但隨著嶽三川的話響起, 祝餘一愣, 原本準備好的話瞬間卡在了喉嚨裡:“禮物?”
她眨了眨眼, 一時之間有些反應不過來。
嶽三川點點頭,臉上也終於出現了些笑意, 伸手開啟了牛皮紙袋遞給祝餘:“吶,你看看。”
祝餘訥訥地拿過袋子,卻見裡面是一個結實的橡膠熱水袋, 上面還印著生産隊國營廠名字,紙袋底還有一個印著老式女人畫像的小鐵盒,祝餘拿起來一看, 是雪花膏。
祝餘盯著這兩個東西, 心裡一陣複雜, 原本想說的話差點就要脫口而出,換成了一句:“為什麼突然給我送禮物。”
嶽三川見她沒動, 輕輕地挑了挑眉, 語氣帶著幾分調侃:“不喜歡啊?”
“不是......”祝餘重複了一遍,“我只是好奇為什麼突然給我送禮物。”
嶽三川聳聳肩:“也沒有很突然吧, 算是......感謝?替老鄉們感謝你帶著他們掙了一筆錢啊。”
見他如此輕描淡寫地把賺錢這種話說了出來,祝餘也來了勇氣。
她沒有回答喜不喜歡這份禮物,而是鄭重地把它們放在了桌子上, 轉過頭又把辦公室門的門檢查了一遍有沒有關嚴。
這才走回到辦公桌邊,小聲地說道:“那如果,還有一個很大的賺錢的機會呢?”
嶽三川回過頭:“很大的賺錢機會?”
祝餘點點頭, 試探著說道:“嶽三川,你覺得我們今年種棉花怎麼樣?”
棉花?
嶽三川想也不想就下意識地搖了搖頭:“我們今年吃的小麥粉是去年種的小麥,今年不種小麥,明年就沒糧食吃。”
祝餘小聲嘟囔道:“那糧站可以賣糧,自然也能買糧吧......”
糧站自然能買糧。
到糧站買糧,按理說都需要糧票,但是有的人家人口多,肯定不夠吃,如果家裡條件好一點就可以去買議價糧,如果沒錢的話就苦了,只能其他家庭成員勻幾口口糧下來吃。
嶽三川看著祝餘,很想問明明可以自給自足,為什麼放著小麥不種改種棉花呢。
祝餘從他的表情上看出了不解,她幹脆一把把嶽三川從辦公室裡揪了出來。
春日的陽光撒在廣袤的土地上,微風拂過,帶著些許幹燥的暖意。
兩個人就這樣一路無言地走出了營場,走到了田埂邊。
祝餘蹲下身,捏起一把泥土用手指搓了搓:“你看,這個土經過一季的改造,雖然看起來還是有些幹燥,但其實真的很適合種棉花。”
嶽三川看著蹲在自己身旁的祝餘。
她正用手指輕輕地撥著表層的拌著草木灰的泥土:“你知道為什麼新疆的葡萄特別好吃嗎?”
嶽三川搖搖頭:“可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吧。”
“你說得對。”祝餘起身,“中國有句古話叫‘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就是這個道理,同樣的東西,在不同的地理條件下種出來是不一樣的。”
祝餘的掌心還留著一抔土:“新疆葡萄為什麼好吃,因為新疆的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夜間呢有利於水果進行糖分積累。”
“那這跟種棉花有什麼關系?”嶽三川問道。
祝餘耐心地輕聲開口,聲音柔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篤定:“棉花也喜歡這樣的環境,白天陽光充足,棉花能充分地進行光合作用,晚上問度娘降下來,棉花的纖維會變得更加細膩、堅韌。”
新疆棉之所以享譽國際,不僅僅是因為它産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