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和空間場一較高下的,也只有引力場了。
磁場和電場都具有侷限性,而其他兩個力場,則是無處不在。
只要有質量的物質,就有引力場,區別在於大小。
同樣的,只要是物質,就會有空間存在,哪怕是最小的原子和電荷,只要存在,就會有空間。
只不過高昂對於空間場的運用,目前來說也只是侷限於宏觀,也就是飛行和自我的瞬間移動以及隔空取物。
飛行藉助的是空間膨脹,隔空取物和瞬間移動藉助的是空間坍塌。
其實從原理上講,借用空間坍塌也可以實現飛行。
這就跟倒車和前行是一個道理。
只不過他更喜歡用空間膨脹飛行,因為空間膨脹需要細胞發生急速蠕動,而細胞的急速蠕動又會降低他體內能量的庫存。
庫存沒了,就得補貨,一進一出的過程,就是自我提高上限的過程。
喜歡膨脹飛行還有個小原因,就是高昂覺得,膨脹飛行的話,他就像一架噴氣式戰鬥機。
坍塌飛行就像是一隻穿山甲……把前邊挖空了,自己才能位移過去,怎麼想都尷尬。
“先生,張有為那邊定了開業時間,和首批NSG交付時間是同一天,他問你要不要參加剪綵。”
千歲忙活了一圈,滑動著自己的小輪子,跑到了高昂面前,告訴了這麼一個訊息。
“不去,我不是說過了麼,他全權負責,我就是個原料供應商。”
嗯,佔股百分之七十的原料供應商,真有你的。千歲心裡吐槽了一句,惹得高昂對他怒目而視,“沒大沒小,都會吐槽老大了。”
千歲的氛圍燈忽閃了幾下,意思是吐了個舌頭,立馬轉身走人。
“你回來,”高昂叫住了準備開溜的千歲,把他給提了起來,“你看啊,我都把小破車改造了一下,要不,也給你來個全新升級?”
“不要,我覺得我這具身體很好,如果先生你真的想升級我們的話,給我們弄個人體架構更好。”
千歲的螺旋槳轉個不停,強烈抗議高昂的提議。
“人體架構?這是個好主意啊。”
放下千歲,高昂開始琢磨這件事情的可行性。
16年2月初,山國波士頓動力公司在油管上釋出了一個影片,裡邊的主角就是一個名為:Atlas的直立行走機器人。
波士頓動力公司的工程師機器人進行了新演算法的提升,並且教會機器人如何在站立時找到一個堅實的立足點,可以穿過複雜的地形。
這個人形機器人已經能夠保持身體的平衡,穿越岩石堆,可以分配自身的重量,保持平衡。
這傢伙擁有28個液壓操縱關節,並且具有立體視覺,是目前最先進的機器人之一。
唯一的問題是,這個機器人還是由人類控制,而且控制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複雜的計算程式,而不是簡單的操縱桿。
“假如,我把這個機器人弄過來,然後讓千歲代替這個‘複雜的計算程式’,不就很完美了麼?”
千歲的操控水平,他一點兒都不懷疑。
那些複雜的物理和生物儀器,他都能控制得很好,每一個步驟和動作都是精確到微米級別的。
而且千歲可是聞所未聞的生物計算機外加生物智腦啊,不比那勞什子的計算程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