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估量。”海生來苦笑道:“這等參王,一株也要數千兩,若遇急用,萬兩也並非不可能。”
池錚聽得點點頭,關於人參價格,他是有點印象的,放到國內歷史上去,萬曆時期,一般人參一斤價格十兩白銀左右,但到了乾隆中後期,人參價格已達八百兩每斤,到了現代,品質較好的人參可達四千元以上每斤。但人參這玩意,不一定是真的價值那麼高,也有炒作成分,真正極品的人參,有市無價,幾十上百萬都可能。
而他這時候拿出來的人參與何首烏,個個都是數百年火候的參王,已經不是簡單的極品了,是極品中的極品,被放在大會堂展覽廳的人參國寶也才505克,他這裡的每一株都比人參國寶還重。
是以海生來才如此之說,他就沒見過這麼大的參王,一般人參肯定值不了上千兩白銀,但這麼大的人參,放到京城去,富貴人家比比皆是,上萬兩都有人要啊。
“如果道長想用這些參王來換錢幣……”
海生來擺手:“就是把我賣了也湊不出來,不過鄙人可代道長到京城換賣。”
“那就多謝居士了,不過也不必全賣了,留一部分,也許以後還有它用。”
其實池錚覺得,真不夠用,再去山神那兒討上一點也行,反正鷹咀山的山神有很多人參,又特別大方。此時見海生來的態度,才明白之前想著用這人參換點錢的想法太天真了,就普通城池,根本沒人拿得出這筆錢,何況帶著這麼多參王,太容易招惹事端引來覬覦了,不如讓海生來帶去京城換錢。
對於這些人參,海生來並未有什麼貪婪之心,反而高興於如此一來,池錚肯定會來京城尋他。
“道長,鄙人還有一物要送與道長。”
說著,海生來又拿出一盒開啟,裡面竟然是一根玉簪,“我看道長以自然為美,性情漫真無暇,覺得這根玉簪倒是與道長很是和諧,還請道長收下。”
池錚現在用的髮簪是隨手削的一根木枝,而放在盒子內的玉簪,質地堅實而溫潤,細膩而又圓融,呈湖水綠通透無比,一看便知價值不菲。
說起來,來到這個世界他有許多不適,而最突出的不適之一,肯定是這個長頭髮,太長了,比現代一般女性的頭髮還長得多,每天束髮盤髻很是麻煩。
要不是理智尚在,池錚就想一劍把頭髮給割了。
“那貧道就多謝了。”
池錚也沒客套,伸手接過。
再多聊了幾句,池錚準備下船。
換下道袍,披上蓑衣,戴住斗笠,再用要來的木炭把臉抹黑,池錚牽著“葡萄”與唐老鴨,踏上了下亥口岸渡口。
可能是下著大雨,也可能是戰亂的影響,渡口上並沒停靠多少船隻,更沒幾個腳伕出來,僅有的幾個腳伕坐在木棚下面,麻木地躺在那兒。
他牽著“葡萄”下船,終於還是有腳伕察覺到了他,幾個腳伕顧不得大雨傾盆,立刻上前來。
“客人哪兒走?需要搭腳不?”
這幾名腳伕穿著草鞋,短衫麻衣,一臉飢黃,看著池錚露出殷切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