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幽州之後,劉虞一路高歌,幾乎不費吹灰之力,攻城拔寨,加上劉虞之前在幽州累積了大量民望,幽州百姓紛紛響應,各地守將無不望風而降。
短短月餘時間,幽州大半郡縣落入劉虞之手。
倒是平日裡喜好阿諛奉承的公孫瓚長史關靖不斷調集兵馬,積極抵抗劉虞的入侵。
然則這些年公孫瓚強徵好戰,搞得幽州境內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早就失了民心,所以縱使關靖有心作戰,也擋不住敗績連連,甚至好幾次差點淪為俘虜。
可縱使如此,關靖也沒向劉虞屈膝投降,堅守著一座又一座的城池,盼著自家主公率軍早日回援幽州。
“這可惡的老賊,居然趁我外出之際,陰襲幽州!”
聽到這個訊息,公孫瓚哪裡還忍得下去,當場叱罵起來,滿臉憤怒之色。
隨後,他朝劉辯抱了個拳,略顯急促道:“陛下,幽州有難,臣就此告辭!”
說完,也不等劉辯開口,就擅自轉身向殿外走去。
此番行為,可謂是無禮至極,根本沒將劉辯這個天子放在眼中。
事實上,公孫瓚心裡的確沒把劉辯當作天子,他好歹也是縱橫遼東、頗具威名的人物,豈能由一個小兒呼三喝四。
叫他一聲‘陛下’,就算是給足了面子。
殿內百官對此視而不見,前些時日就有一名議郎因怒斥公孫瓚目無尊上,結果下朝之後,就被公孫瓚的部將帶人直接砍了腦袋,罪名則是暗中勾結呂布。
天子得知後,也只是稍微責備了幾句,便沒了下文。
畢竟公孫瓚手握著五萬雄兵,劉辨想動他,也得先提前掂量掂量。
“公孫將軍且留步!”
儘管心裡很氣,但劉辨也不能在這個時期與公孫瓚撕破臉皮,現在還沒到飛鳥盡良弓藏的地步。他控制好情緒笑著說來:“朕今日一早,就已經收到了大將軍袁紹的奏表,稱已經派出大將文丑,率軍七萬,趕往幽州增援。”
袁本初?
公孫瓚皺起眉頭,當初兩人可是死對頭,他會有這麼好心?
“公孫將軍不必介懷,如今眾卿同為朝廷效力,等到大將軍驅逐了劉虞,必會將幽州歸還,朕可以與你作保。”
劉辨說的篤定,至於後面是不是能讓袁紹撤出幽州,他可不管。
眼下要與呂布開戰,可少不了公孫瓚的麾下鐵騎。
“既然陛下如此說了,臣便給你這個面子。”
公孫瓚答應下來,他曾在劉虞手下做事,深知劉虞此人並不擅長帶兵打仗,有文丑領兵,劉虞必定不是對手。
見公孫瓚居然真的答應下來,曹操心中不免有些同情。不知該說他有勇無謀,還是該說他想事情不經過大腦。
袁紹哪會這麼好心?
此番舉動,擺明是想以出兵為由,伺機吞併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