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八,立春之後的第二個節氣,雨水。
天空中紛紛灑灑飄起幾粒小雨,有道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這對田地裡剛下苗的莊稼極為有利。
長安城外,人頭聳動。
今天是個極具重要的日子,早在數日前就已經滿城皆知:平定天下的武昭王,將在今日返京。
霸城門外十里的渭橋,文武百官俱是到齊,連天子也乘著御攆從皇宮移駕,專來為武昭王接風洗塵。
呂篆和呂驍兩兄弟也早早就到了,呂篆身後站著郭淮、孫翊、王象等人,呂驍左右則是曹雋、黃敘、韓龍以及眭固、張青牛一眾黑山軍將領。
兩兄弟的中間則是呂玲綺和孫尚香,她兩雖無官職,但站在這裡,卻沒人敢出來說一句不是。
呂家府邸裡,僕從們來來往往,忙碌不已,張燈結綵,一片喜氣洋洋。
清晨誦完經後,嚴薇換上節日裡才穿的禮服,頭上髮髻挽起,端坐在大堂,眉眼間皆是輕鬆,心裡總算放下一塊大石,夫君在外征戰多年,終於平安歸來。
府內的另一處小苑裡。
一名雍容華貴的女子坐在梳妝檯前,銅鏡裡倒映出的,是一張魅惑眾生的絕美容顏。
“夫人,您可是真美呢!”替女子梳頭的婢女看得有些呆了。
“大王今日回來,我自當以最好的狀態相迎,絕不會輸給府裡那個黃臉婆子!”美貌女子語氣篤定,罕見的帶有一絲絲的妒意。
“大夫人已經老了,您才是這天底下最美麗的女子。待會兒大王看到夫人您啊,肯定眼珠子都挪不開的!”
“呵呵呵呵……”
美貌女子展顏,小苑裡傳出歡快笑聲。
約莫到了晌午之際,不斷有斥候快馬來報。
“報~武昭王大軍已過霸陵,距渭橋僅有二十里路。”
“報~武昭王大軍已過霸水,距渭橋不到十里……”
“報~武昭王大軍已到五里之外……”
聽得大軍已經不足五里,呂驍心頭再也按捺不住,徑直出列,往旁邊走去,然後從士卒手裡牽過一匹駿馬,翻身而上,同自己的死黨們大喊了一聲:“走,我們去接父親!”
曹雋、韓龍等人跟著過來,同樣翻身上馬。
“阿弟,等等我!”
呂玲綺瞧見了,也牽過一匹馬兒,跟了過去。
十餘騎噠噠噠的徑直向前奔去,揚起一溜煙的灰塵。
朝中有依附於呂篆的官員見狀,唯恐呂篆落後,趕緊出起主意:“大公子,您也快去!千萬別讓小公子捷足先登了!”
“御史大人說得沒錯,您還是趕緊去的好,這樣也能在大王面前展現一份孝心!”
“我們在此候著,大公子您還是快些動身!”
有人甚至已經主動將馬匹牽了過來。
說到底,長安城裡的大部分官員都在支援呂篆,畢竟這位大公子聰慧過人,又是嫡長子的身份,必是將來繼承呂布事業的不二人選。
所以,都先想著要抱緊呂篆大腿。
“我?還是算了吧。”
面對支持者們的殷切期盼,呂篆不禁有些氣餒。
箇中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
過了霸水,呂布走在前頭,和身旁的郭嘉等人有說有笑。
談論的話題與軍政無關,無非是一些家長裡短,諸如兩個兒子是否長高許多,小鈴鐺是否還是小時候一樣調皮……
沒走多遠,前方便有馬蹄聲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