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一聽,擺了擺手,極為豪氣的說了起來:“你既領了羽林中郎將,今後就不能再住抬宣館,這樣吧,朕賜你座宅子。”
說著,天子再度看向張讓,面有笑意:“阿父,方才你打賭輸了,朕就罰你在洛陽城內騰座宅子出來,權當是朕給呂卿的見面禮,如何?”
天子都發話了,張讓再不情願,又能如何,心在滴血,臉上卻是笑臉逢迎:“陛下高瞻遠矚,有此寬宏體恤之心,實乃我大漢之福,百姓之福。就算陛下不說,老奴也定會為呂將軍覓得住處。”
又賜官,又給府院,如此的恩寵,近年少有。
“臣呂布,叩謝天恩。”
隨著這句謝恩,此次面聖,也算落下帷幕。
出宮的時候,依舊是張讓領路。
本來這種帶路送行的瑣碎小事,隨便差一兩個黃門小宦官,就能辦得妥妥帖帖,大可不必讓他這位權勢滔天的大常侍親自相送。
然則,張讓卻堅持要來。
一來呢,他是想表明態度給天子看,二來,他的確有些話想私下對呂布說說。
“呂將軍年紀輕輕就能成為宮廷中郎將,將來前途可謂是不可限量,老朽在這裡,先給將軍道喜了。”
較寬的宮廷白石道上,張讓朝呂布拱了拱手,臉上似是藏有深意:“將來若是老朽有難,還望呂將軍,幫襯著拉上一把才是。”
“當然,將軍平日裡若有不懂之處,也可來老朽府中請教。上陣殺敵的本事,老朽不如將軍,但要說到洛陽為官,老朽還是可以傳授一二。”
張讓看似真誠的說了起來,這番話既有拉攏呂布的意思,也藏有微微的自瞞。
服侍天子這麼多年,對於官場形勢,張讓看得再也清楚不過。
陛下寵信你,哪怕你是條狗,整個大漢朝都沒人敢踩上一腳;假使哪天天子不待見了,就算你是三公九卿,也照樣會摔得粉身碎骨。
呂布初來乍到,自是不懂這些,但他也沒單純到將這視為張讓的主動示好。
眼前這位老宦官,看起來慈眉善目,人畜無害。可別因此就忘了他的身份,十常侍之首!
這些年,張讓禍害過計程車族黨人,加起來比呂布殺的都多。
呂布出身軍營,人情世故和為官之道,知之甚少。這也導致了呂布很難對張讓這種三番五次、明裡暗裡都在整他的人物,報以微笑。
而想在朝野為官,這還是基本操作。
邊塞講究武力,到了洛陽,尤其是在皇宮大內,更要講究腦子。
走出皇宮,張讓將呂布送到了御和道方才止步。
“將軍請先回抬宣館暫歇兩日,等老朽騰出府邸,再遣人來請將軍。”張讓如是說著。
呂布側身回頭,後者見他望來,和善無比的笑眯起眼睛。呂布這才發現,他不僅看不清天子的心思,甚至連這位看似薄暮的老宦官,他也捉摸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