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朝歷來講究名望地位,高順如今任職校尉,但因其出身卑賤,近兩年又未有顯赫功績。僅僅靠呂布的舉薦之詞,升他為度遼將軍,顯然不太可能。
劉宏考慮到這點,否了這條建議。
別看天子平日裡行事荒唐,不理朝政,但在用人的大方向上,還是拿捏得比較準確。
就拿當初蛾賊叛亂來講,在各地蛾賊攻破州郡,將矛頭直指洛陽時,朝中大臣皆是人心惶惶,不少人還因此提出了遷都長安的想法。唯有劉宏的態度是一如既往的強硬,各路討伐叛軍的兵馬紛紛受挫,這位青年天子就自己從皇位上起身,下令調撥兵馬,準備御駕親征。
後來還是有人舉薦了呂布,才讓劉宏暫緩親征的想法。
早在熹平六年,二十之齡的天子陛下為彰顯大漢國力,就曾大規模的征討過鮮卑,不過結果不太好,近五萬漢家將士,被鮮卑單于檀石槐率著步度根、夫彌等三部大人,打得慘敗而歸。
由此可見,劉宏並非怯弱守成的君主。好大喜功、賣官鬻爵、建市養狗、重用宦官等一系列措施,這在史官們的筆下無疑是昏聵之主的表現。然則用後世的眼光去看,或許,用‘個性鮮明’這四個字來形容劉宏,再也貼切不過。
心情好,就去崇德殿早朝,和朝臣們嘮嘮嗑,聽聽他們的意見想法;心情不好,就大手一揮,任何事情,朕說了算!
既是獨斷專行的獨裁者,又是貪圖享樂的漢天子,想幹什麼,就會立馬著手去幹,肆意妄為,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沒有任何的顧慮與約束。
從即位至今,已有一十八載。
這天下,是朕的天下!
天下萬物,千萬生靈,皆為朕所有!
劉宏曾如是說道。
所以在他死後,諡號為孝靈皇帝。
昏而不庸,曰‘靈’。
舉薦高順的事情黃了,呂布也沒做太多的嘆息。畢竟資格擺在那裡,高順的校尉職銜,趕度遼將軍,差的可不是一丁半點。
“陛下,臣再舉薦,昔日的衝武將軍嚴義,可擔此任。”呂布將二舅哥抬了出來,如果要論地位身份還有資歷經驗的話,嚴義無疑是最佳人選。他在涼州跟羌人打過多年交道,又曾為將多年,帶兵打仗的本領自是不會差到哪去。
“就是那個讓涼州甲騎全軍覆沒的嚴義?”
劉宏面色微寒,他對這個名字可以說是印象很深。當時上報朝廷的時候,劉宏得知此事,在朝堂上勃然大怒,要不是嚴禮四處塞錢走關係,嚴義哪能至今毫髮無損的留在幷州。
蓄養這麼一支精銳重騎,每年所花的開銷,足以養活好幾十萬人。
“臣懇請陛下再給他一次機會,令其鎮守五原。嚴義得獲陛下鴻恩,必將感激涕零,將功補過以死報國。”呂布拱手請命,倘若嚴義能夠當上度遼將軍,丁原就算想拿軍營開刀,也得先掂掂自個兒有沒有那個同嚴家抗衡的實力。
“既然呂卿開口,那朕便給你這個人情。”
劉宏此刻的心情顯然不錯,他側過頭看向張讓,“阿父,你差人去知會太尉一聲,把朕的意思告訴給他。”
太尉作為大漢朝的最高武職,除了評定全國武官的功績高下,將軍以上的任職升遷也都要經過太尉之手,只有太尉蓋章批准後,方可下達實行。
張讓見大局已定,也不敢多說什麼,躬身應下,隨後招來名小黃門,讓他帶上天子口諭,去太尉府走上一趟。
“哦對了,呂卿新來,在這洛陽城內,可有府邸住宅?”劉宏問向呂布。
呂布搖頭,如實答道:“回陛下,臣目前暫居抬宣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