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反傾銷調查應該會對南山半導體的銷量產生影響吧,後面有沒有可能調整修建規劃?”
中芯這邊肯定是不希望南山半導體的產量提升那麼快。
不管是有沒有直接的競爭關係,整個半導體產業的產能提升了,對中芯肯定沒有好處。
畢竟這些都會影響晶片的供需關係的。
“暫時還沒有聽到這方面的訊息,不過或多或少應該會有一些影響的。”
楊兵寧是很希望南山半導體的銷量受到很大的影響,不過沒有得到具體的資訊,他也不敢隨便亂說。
“說起來南山半導體成立的時間比我們還要晚,但是那麼快就突破了7奈米制程的晶片技術了,而我們現在連28奈米制程的晶片工廠都還沒有投產。”
“你有沒有什麼辦法把我們的晶片工藝技術也提升到14奈米?”
直接跳到7奈米制程,王安國是不敢那麼想的。
不過進化到行業主流的14奈米制程技術,他覺得努力一下似乎有可能。
當然了,這個努力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
挖人也好,偷技術也好,反正只要能夠搞定就行。
過程如何,王安國並不是特別的在乎。
“南山半導體的員工待遇,在行業內是一流的,國內不少技術人員都以去南山半導體為榮。”
“並且在那邊可以接觸到行業最先進的各種技術,我們想要大規模的挖人,估計是比較困難的。”
“並且相關的技術人員,很可能都是簽署了競業協議的,對方就是想要過來,也會有一些擔憂。”
“不過想辦法搞到一部分的技術資料,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再去研究14奈米制程的工藝,難度就會低一些。”
楊兵寧不敢輕易的誇下海口。
這要是答應了,到時候又做不到,那就尷尬了。
畢竟中芯的吸引力,肯定是沒有南山半導體高的。
“我們現在的工廠不是已經開始採購南山裝置和其他國內廠家的裝置了嗎?”
“有沒有可能直接採購他們的裝置之後,就讓我們具備了14奈米制程晶片的生產技術?”
王安國再一次的提到了一個想法。
晶片工廠裡頭,裝置肯定是非常重要的。
這是一切的前提。
“直接採購裝置,只能讓我們具備掌握14奈米制程工藝的條件,但是各種裝置的引數設定和調整,這是需要我們自己去積累的,對方應該不會告訴我們,甚至裝置廠家自己都不確定哪一個引數才是最合適的。”
楊兵寧這麼一說,王安國忍不住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他是非常希望中芯這邊能夠跟上行業發展的步伐。
但是現在似乎被拉的越來越遠了。
……
“艾莫哈,總部那邊從南山半導體買的智慧座艙晶片漲價了,本來的價格就挺高的,現在又一口氣上漲了三成。”
“現在總部那邊讓我們調查瞭解一下是什麼情況,是不是華夏分公司跟南山汽車集團又鬧矛盾了。”
菲利普斯一邊喝著咖啡,一邊吩咐艾莫哈幹活。
華夏分公司這邊也有使用南山半導體的智慧座艙晶片,他確認過了,並沒有漲價。
所以這個壓力現在不在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