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未來發展策略方面,渡邊捷昭也是有點糾結的。
按理說電動車這個東西,豐田汽車很早就開始搞了。
早在1997年,豐田就已經開始製造RAV4 EV和普銳斯純電動車,其中RAV4 EV第一代車型共生產了1484輛,均用於出售或者租賃使用。
RAV4&n,由24塊12伏鎳氫電池提供動力,電池容量為27kWh,可在5小時內充滿電。
可以說豐田汽車在鎳氫電池方面的技術積累是非常深厚的。
它們的FHEV車型也是使用的鎳氫電池。
但是在鋰電池方面,它們相對就薄弱一些。
最關鍵的是相比電動車,豐田內部不少人更加看好氫燃料電池車。
“沒有必要!”
“電動車根本就不適合東瀛,也不是真正的清潔能源車輛。”
“新能源車的終點一定是氫燃料電池車。”
“氫是最清潔的能源,燃燒後產生的只有水,能夠實現真正的零排放。”
“這些年公司已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來研究氫燃料電池、儲氫罐和燃料電池系統軟體控制相關的技術。”
“如今我們已經在這個領域形成了絕對的專利優勢,將來沒有任何一家車企能夠在這個領域超越我們。”
“這個時候放緩氫燃料電池的技術研發投入,轉而分心去搞電動汽車,我覺得是沒有意義的。”
“不管是美利堅還是歐洲,亦或是我們東瀛本土,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電動車都不會是主流。”
“甚至我覺得混動車輛在這些地方的前景都要比電動車要強。”
小林哲明的態度是非常堅決的。
作為研發總監,他是不能接受隔三差五的改變技術方向,這會讓下面的人無所適從。
最關鍵的是早在1992年,豐田汽車就開始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究,現在已經過去十幾年了。
這條路線上已經形成了一條相對完整的利益鏈條。
這要是放棄或者改變一下這個道路,內部必定是會有許多反對意見的。
畢竟,沒有人會否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未來是值得期待的。
“我們有那麼多的專利技術在手中,到時候會不會反而搞得其他廠家放棄研究氫燃料電池呢?”
渡邊捷昭提出了一個頗為特別的觀點。
這倒是把新林哲明給說愣住了。
專利太多反而把其他車企給嚇住了?
有沒有可能呢?
還別說,這種可能性完全是有的啊。
之前混動技術方面,不也是有類似的情況嗎?
過去一直都沒有太多車企在研究,但是豐田汽車放棄大部分的專利之後,研究混動車的企業就多了很多。
你把圍牆修建的太好了,想要吃獨食,最終反而有可能什麼都吃不到。
畢竟一個產業鏈的發展,單靠一家車企是絕對不夠的。
你逆勢而為,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低。
“其實寶馬汽車和本田汽車等其他車企,甚至通用汽車也是有在研究氫燃料電池的,這說明我們的專利太多,並不是一個限制。”
小林哲明覺得自己的腦細胞都燒掉了一大批,才想到了一個看起來還算是有邏輯性的回覆。
不過,這個問題,現在顯然是沒有辦法完全扯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