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藤太郎這話,讓佐賀奴有點迷糊了。
華夏人做事,怎麼那麼奇怪?
沒有一點基本邏輯可以推測的?
“之前公司給華夏市場供應的T700碳纖維非常的少,價格也是去到了1000萬元一噸。”
“從明天開始,加大T700碳纖維的供應,並且價格也下調到800萬元一噸。”
“至於T300和T400,客戶想要多少,我們就供應多少,價格也在現在的基礎上下調兩成。”
佐賀奴沉默了幾分鐘之後,很是果斷的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碳纖維這種高科技材料,價格能夠一直維持在一個很誇張的程度,主要是因為技術壟斷。
看看東麗賣給波音的T800,價格還沒有T700在華夏市場的一半高呢。
可想而知,這種材料的價格水分有多高。
“T700的碳纖維華夏已經可以生產了,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售賣T800的碳纖維給到他們?”
近藤太郎對於公司的銷售策略,自然也是很清楚的。
華夏不能生產T700的時候,T800材料自然是不賣的。
但是現在華夏可以生產T700了,那麼T800的緊缺性就沒有那麼高了。
要是還跟以前那樣子不賣,相當於拱手把市場讓出去了。
“T800能不能賣,我們公司自己說了不算。”
“不過可以把我們的分析情況去跟相關部門彙報一下,看看是不是可以解禁T800的銷售。”
“與此同時,我們公司要儘快加快T1100碳纖維技術的研究,爭取在未來幾年內取得突破。”
“要不然到時候被華夏公司給超越了,就成為行業笑話了。”
伴隨著佐賀奴的這個安排,東麗公司也立馬有了相關的行動。
很快的,華夏的碳纖維買家就感受到了變化。
而這些變化,自然也有人專門給曹陽彙報。
“這麼說來,我們的T700碳纖維的出現,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啊。”
“要是他們知道我們連T800和T1000都能生產的話,豈不是要哭暈在地上?”
曹陽既然選擇讓南山集團進入到碳纖維生產這個領域,自然不會只拿出來T700的技術。
T800和T1000在國內雖然一直還生產不出來,甚至連小規模的實驗室狀態都沒有搞定。
但是這個產品,其實十多年前東麗就搞出來了。
也就是說,它並不是什麼超越時代的產品。
只怪國內在這方面的實力太過於薄弱。
“我昨天專門讓東瀛分公司的人去了解了一下,看看最近購買星空跑車的人都有哪些。”
“這一調查不要緊,發現東麗居然買了一輛星空,東邦和三菱也都購買了一輛星空。”
“在東瀛那邊的星空跑車,幾乎都是企業使用者買走了。”
曾婷婷自然知道這個事情背後蘊含的意義。
不過她這段時間也算是好好的去了解了一下碳纖維的情況。
這不瞭解不知道,一瞭解才明白南山集團的碳纖維技術,居然已經是國內第一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