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自己找藉口,說其實他們也不想背叛天可汗的,都是因為西夏!
當然!
你要說他們這些話是不是真的,那這個只能是由趙昕自己去判斷了。
趙昕經過與群臣商量,也是以為,這烏古部、敵烈部,應該是真的。
畢竟他們是真的被裹挾進去的。
但是這阻卜部的鬼話……
大概就不能盡信了。
因為阻卜部是真的有可能想著,自己該如何獨立。
其實只要是任何一個有夢想,有志氣的遊牧部落,都不希望自己成為別人的附庸。
你以為每年給別人上貢一萬張貂皮,還有兩萬匹馬駝,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
阻卜部的酋長塔裡幹隨後便派人去找到了沒藏訛龐,詢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被天可汗給打得這麼慘,那以後他們可怎麼辦?
沒藏訛龐也是個大聰明,只是回道:“我們只是大意了,才中了對方的圈套。”
絲毫不提宋軍有火槍這事。
因為沒藏訛龐怕他提了,這塔裡幹便不敢再跟趙昕作對了。
而趙昕這邊……
既然你說你們服了,那請你們把你們的嫡長子,都送來京師吧。
這點要求,應該也很合理吧?
結果就是……
這烏古部、敵烈部倒是乖乖地把他們的嫡長子都送來了。
雖說……
趙昕也不知道有沒有假冒的。
趙昕有跟別人提到過這個問題。
然後……
就連那些人,也不由得愣在了原地。
當然!
都無所謂了。
只要你肯送來,那就代表著,你還是願意稱呼我一句天可汗的,那我就不打你。
而阻卜部,則是死性不改。
直到到了黎元三年,眼看這都快到小暑了,都還沒有把人給送來。
那這就是根本不把他這個天可汗給當一回事了。
可惜趙昕人手不足,所以沒有辦法再派趙珣去攻打對方。
不過還有一個原因,則是趙昕希望先對遼國的兵制,進行一番改革,再利用這改革以後的兵制,去打贏這一場仗。
趙昕為何要那麼費勁地留著遼國,留著契丹人,不就是因為想要把他們放到燕山以北,可以利用他們,為自己抵禦來自北邊的敵人麼?
如果契丹人連這個作用都起不到,那趙昕還留著他們幹什麼。
因此……
黎元三年,趙昕也是對原來的遼國兵制,進行了一番改革。